内部控制的种类以及局限性包括哪些
(2014-08-14 11:23:24)
标签:
东奥会计在线内部控制审计 |
分类: 注册会计师 |
内部控制是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及程序。下面为大家介绍下内部控制的种类以及局限性包括哪些的内容。
一、内部控制的种类
内部控制制度的重点是严格会计管理,设计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和职务分工,实施岗位责任分明的标准化业务处理程序。按其作用范围大体可以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内部会计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其范围直接涉及会计事项各方面的业务,主要是指财会部门为了防止侵吞财物和其他违法行为的发生,以及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所制定的各种会计处理程序和控制措施。例如,由无权经管现金和签发支票的第三者每月编制银行存款调节表,就是一种内部会计控制,通过这种控制,可提高现金交易的会计业务、会计记录和会计报表的可靠性。
2、内部管理控制
内部管理控制范围涉及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的各部门、各层次、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确保企业经营目标和有关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例如,企业单位的内部人事管理、技术管理等,就属于内部管理控制。
二、内部控制的目标
1、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管理层履行财务报告编制责任密切相关。
2、经营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
3、遵守适用的法律法规的要求,即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
三、内部控制的局限性
内部控制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受其固有限制的影响。这些限制包括:
1、在决策时人为判断可能出现错误和因人为失误而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2、控制可能由于两个或更多的人员串通或管理层不当地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而被规避。
3、内部行使控制职能的人员素质不适应岗位要求也会影响内部控制功能的正常发挥。
4、被审计单位实施内部控制的成本效益问题也会影响其效能。
5、内部控制一般都是针对经常而重复发生的业务而设置的,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
在社会化大生产中,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自我调节和自我制约的内在机制,处于企业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位置。企业规模越大、其重要性越显著。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健全、实施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因此,正确的认识内部控制的作用,对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源于:东奥会计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