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文化内涵的十首词(之八)
(2022-04-09 16:52:34)分类: 唐音宋调 |
最有文化内涵的十首词(之八)
毕唐书
钗头凤·红酥手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鉴赏
你红润酥软的小手,为我捧上满杯的黄縢美酒。你就像满城的一缕春色,只是早已经成了宫墙中的绿柳。恨只恨那可恶的东风,将你我曾经的欢情吹得无影无踪,只留下了满怀的忧愁。满怀的辛酸忧愁啊,几年的镜分鸾别,只有一句话能够诉说:错,错,错!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诗人、词人。作品大多以豪放著称,而且大多围绕政治题材——抗金展开。但千百年后的今天,陆游真正能感动人心的,还是他和他的原配妻子唐婉共同谱写下的那一曲凄凉而悲伤的情歌对唱《钗头凤》。
陆游一生最大的个人不幸就是与表妹唐琬的爱情悲剧。:他于高宗绍兴十四年(1144年)20岁时与母舅之女唐琬结琴瑟之好,婚后"伉俪相得"。但陆母并不喜欢唐婉这个儿媳。加之结婚三年,唐婉无所出,这一对青年夫妻最
陆游题词之后,怅然而去。
陆游走后,唐婉孤零零地站在那里,将这首《钗头凤》词从头至尾反复看了几遍。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回到家中,愁怨难解,也和了一首《钗头凤》:
世情薄,人世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斜语独栏。
难,难,难!
人成名,今非昨,病魂长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怕人来问,噎泪装欢。
瞒,瞒,瞒!
唐婉从此郁郁寡欢,不久便抱恨而死。唐婉之死更加重了陆游心灵的创伤,悲悼之情始终郁积于怀,一直到生命的终点。晚年的陆游,每年春上,必由儿孙搀扶前往沈园凭吊唐婉,每往,或诗或词,必有寄托。以沈园为题悼念唐婉的几首诗,让历代有情人刻骨铭心,留下诸多的感叹和泪水。其中最让人感动,并且可以和《钗头凤》相提并论的是他75岁(公元1199年)时写下的七绝《沈园二首》:
城上斜阳画角哀,
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
曾是惊鸿照影来。
梦断香消四十年,
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
犹吊遗踪一泫然。
但在陆游留下的所有这些爱情诗词中,最有文化含量的还是《钗头凤》一词。此词描写了词人与原配唐婉的爱情悲剧。全词记述了词人与唐氏被迫分开后,在禹迹寺南沈园的一次偶然相遇的情景,表达了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抒发了作者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痴情,是一首别开生面、催人泪下的作品。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驱遣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折;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如上片,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也就越显出“东风”的无情和可憎,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
再如上片写“红酥手”,下片写“人空瘦”,在形象鲜明的对比中,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全词节奏急促,声情凄紧,再加上“错,错,错”和“莫,莫,莫”先后两次感叹,荡气回肠,大有恸不忍言、恸不能言的情致。
此词最让人感动之处还在于陆、唐二人那种中国式的“发乎情,止乎于礼”的情爱表现,以及作为这一悲剧配角的赵士程所表现出的那种君子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