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的面积》说课稿
(2014-05-22 23:32:13)
标签:
说课稿 |
分类: 教育教学随笔 |
《长方形的面积》说课稿
青坨营镇崔新庄子小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本节课我所讲授的教学内容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92-93页的《长方形的面积》。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面积和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学习平面图形面积知识的开始,也是今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基础。教材是根据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的有关知识,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量一量,摆一摆,初步得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与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然后再进一步推广到任意长方形的面积都可用长乘宽的方法计算。本节课教学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正方形面积的教学,以至关系到整个小学阶段平面图形面积的教学。所以,这节课又是小学阶段平面图形知识的重点。
教学目标:
1、在自主操作、描述、讨论的活动中,经历探索长方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掌握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会运用公式求长方形的面积。推导并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形式正处在由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的阶段。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尽量运用直观教具、学具和操作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教法的选择以发现法为主、操作法和演示法为辅。学法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和动手操作为主。
教具和学具:课件、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
教学程序:
(一)温习旧知,猜想引入
1、教师提问,我们前面刚过学面积,什么叫面积?面积的计量单位哪些?你能具体说说并比划一下多大是1平方厘米、多大是1平方分米、多大是1平方米。(学生具体讲解,教师出示课件)
(这样既复习巩固了面积的概念,又为后面学习面积计算方法埋下了伏笔。)
2、这时老师让大家看一下办公桌上的玻璃台板,这是一个什么形状的台板?你会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你选择哪个面积单位去测量?怎样能测量?(学生会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
3、谈话导入
同学们,用面积单位直接去量,可以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教室地面的面积、篮球场的面积和游泳池的面积等,(出示课件)还能用这样的面积单位直接去测量吗?怎样能够得到这些场地的面积呢?有没有其他简便的方法来求长方形的面积?在学生感到有困难时,鼓励学生大胆猜想:长方形的面积与什么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教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
(二)动手操作,合作探索
长(厘米) |
宽(厘米) |
面积(平方厘米) |
12 |
1 |
12 |
6 |
2 |
12 |
4 |
3 |
12 |
4、总结归纳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演示长方形面积推导过程)
根据学生交流,师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验证刚才的猜测是否正确,引导他们独立去探索、去发现,验证、推导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既加强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时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自行探讨得出了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以提问要求学生通过现有的材料,各自操作、探讨、验证。在学生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只是启发者、引路人,让学生真正体验在“做中学”的乐趣。)
(三)转化与应用
(通过这些基本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长方形面积公式来解决简单问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概括与升华
今天大家一起学习了什么?通过学习,你发现了什么?你们是怎么学的?
(这样谈话的方式,不仅总结了所学的知识,还体现了学法的指导,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实现了认知上的飞跃)。
(五)板书设计
长方形的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X宽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有不足之处肯请各位领导老师留下宝贵的意见。谢谢大家(出示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