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界的“清洁师”》——《少年科普报》2018年4月10日
(2018-06-12 21:42:15)分类: 偶尔写写 |
动物界的“清洁师”
郭旺启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会主动或被动地帮助其他动物清洁身体,起到为它们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杀灭其身体上的寄生虫等作用,堪称动物界的“清洁师”。
鳄鱼的“清洁师”——埃及鸻
埃及鸻也叫鳄鸟、牙签鸟、燕千鸟,是动物界有名的“清洁师”。虽然鳄鱼十分凶猛,但是有鳄鱼出没的地方就会有埃及鸻,它们会仔细地帮助鳄鱼吃掉身上的寄生虫,甚至还会飞到鳄鱼的嘴里清理牙齿间的食物残渣。
有时候,埃及鸻干脆在鳄鱼栖居地筑巢生活,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鳄鱼惊醒过来,做好防御敌害的准备。正因为这样,鳄鱼和埃及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海鳝的“清洁师”——隆头鱼
在海洋里,也有一些赫赫有名的“清洁师”。
隆头鱼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岩石或珊瑚礁多的浅海地区,以胸鳍游水,姿势十分奇特。隆头鱼具有共生性,它们会在海洋中建造“清洁站”,为大鱼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凶猛的海鳝对小鱼毫不留情,可是它却从不攻击活跃在它身边的隆头鱼,因为隆头鱼能帮助海鳝吃掉其身上的寄生虫。作为回报,海鳝自然不会对自己的“职业清洁师”痛下杀手,反而十分欢迎它们的到来。
鲨鱼的“清洁师”——垃圾鱼
鲨鱼是很凶猛的海洋生物,被人们称为“海上魔王”。可是,这个魔王的身旁却有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垃圾鱼”。它们一般不会独自猎食,而是靠清理鲨鱼等大鱼口中的残渣为生。垃圾鱼的体长不过30厘米,却和鲨鱼之间建立了奇妙的合作关系:鲨鱼的视力不佳,机灵的垃圾鱼在鲨鱼身边游来游去,把鲨鱼引向鱼群集结的海面;鲨鱼吃剩的食物残渣,成了垃圾鱼的美味佳肴,有时垃圾鱼干脆进入鲨鱼的嘴里,吃它牙缝中的碎屑,使鲨鱼感到十分地舒服。
水牛等的“清洁师”——牛椋鸟
在非洲中部和东部,生活着牛椋鸟。牛椋鸟喜欢把巢修建在非洲草原或牧场周边的高大树木上,它之所以选择在这些地方筑巢,是因为可以离它们的“服务对象”水牛等动物近一些。当水牛、羚羊、长颈鹿等动物开始活动的时候,牛椋鸟也开始出动了。水牛、羚羊、长颈鹿尽管身披皮毛,也可以用泥巴和尾巴来抵御和驱赶蚊蝇,但是对潜伏在毛发之下的扁虱之类的寄生虫就无能为力了,而这正好是牛椋鸟的专长。牛椋鸟会用它的爪子紧紧地攀附在动物身上,然后用锐利的目光搜索藏在毛里的寄生虫,一旦发现“目标”,就用那尖锐的嘴将寄生虫扒出来吃掉。根据统计,一只牛椋鸟一天可以吃掉大约一万只扁虱呢!
鸟类的“清洁师”——蚂蚁
虽然埃及鸻和犀牛鸟分别充当了鳄鱼和犀牛的“清洁师”,但是鸟儿们也需要自己的“清洁师”。许多鸟类会进行一种特殊的蚂蚁浴,以便清除自己身上的寄生虫。它们会飞到蚂蚁的巢穴边打滚,或者直接将蚂蚁放到自己的羽毛中进行清洁。这是因为蚂蚁在受到袭击或侵害时,会自动分泌蚁酸,而蚁酸正好可以帮助鸟类清除掉它们身上的寄生虫,还可以补充鸟类羽毛表面的油脂,让它们的羽毛变得更加光鲜亮丽。而那些被清除掉的寄生虫也可以成为蚂蚁们的食物。
这些动物界的“清洁师”与雇主之间的行为,多数是一种共生互助的关系,它们通过互相合作和帮助,使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从而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
(摘自《少年科普报》2018年4月10日)
郭旺启
在自然界中,有些动物会主动或被动地帮助其他动物清洁身体,起到为它们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杀灭其身体上的寄生虫等作用,堪称动物界的“清洁师”。
鳄鱼的“清洁师”——埃及鸻
埃及鸻也叫鳄鸟、牙签鸟、燕千鸟,是动物界有名的“清洁师”。虽然鳄鱼十分凶猛,但是有鳄鱼出没的地方就会有埃及鸻,它们会仔细地帮助鳄鱼吃掉身上的寄生虫,甚至还会飞到鳄鱼的嘴里清理牙齿间的食物残渣。
有时候,埃及鸻干脆在鳄鱼栖居地筑巢生活,好像在为鳄鱼站岗放哨,只要一有风吹草动,它们就会一哄而散,使鳄鱼惊醒过来,做好防御敌害的准备。正因为这样,鳄鱼和埃及鸻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海鳝的“清洁师”——隆头鱼
在海洋里,也有一些赫赫有名的“清洁师”。
隆头鱼分布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的岩石或珊瑚礁多的浅海地区,以胸鳍游水,姿势十分奇特。隆头鱼具有共生性,它们会在海洋中建造“清洁站”,为大鱼提供“价廉质优”的服务。
凶猛的海鳝对小鱼毫不留情,可是它却从不攻击活跃在它身边的隆头鱼,因为隆头鱼能帮助海鳝吃掉其身上的寄生虫。作为回报,海鳝自然不会对自己的“职业清洁师”痛下杀手,反而十分欢迎它们的到来。
鲨鱼的“清洁师”——垃圾鱼
鲨鱼是很凶猛的海洋生物,被人们称为“海上魔王”。可是,这个魔王的身旁却有个形影不离的小伙伴——“垃圾鱼”。它们一般不会独自猎食,而是靠清理鲨鱼等大鱼口中的残渣为生。垃圾鱼的体长不过30厘米,却和鲨鱼之间建立了奇妙的合作关系:鲨鱼的视力不佳,机灵的垃圾鱼在鲨鱼身边游来游去,把鲨鱼引向鱼群集结的海面;鲨鱼吃剩的食物残渣,成了垃圾鱼的美味佳肴,有时垃圾鱼干脆进入鲨鱼的嘴里,吃它牙缝中的碎屑,使鲨鱼感到十分地舒服。
水牛等的“清洁师”——牛椋鸟
在非洲中部和东部,生活着牛椋鸟。牛椋鸟喜欢把巢修建在非洲草原或牧场周边的高大树木上,它之所以选择在这些地方筑巢,是因为可以离它们的“服务对象”水牛等动物近一些。当水牛、羚羊、长颈鹿等动物开始活动的时候,牛椋鸟也开始出动了。水牛、羚羊、长颈鹿尽管身披皮毛,也可以用泥巴和尾巴来抵御和驱赶蚊蝇,但是对潜伏在毛发之下的扁虱之类的寄生虫就无能为力了,而这正好是牛椋鸟的专长。牛椋鸟会用它的爪子紧紧地攀附在动物身上,然后用锐利的目光搜索藏在毛里的寄生虫,一旦发现“目标”,就用那尖锐的嘴将寄生虫扒出来吃掉。根据统计,一只牛椋鸟一天可以吃掉大约一万只扁虱呢!
鸟类的“清洁师”——蚂蚁
虽然埃及鸻和犀牛鸟分别充当了鳄鱼和犀牛的“清洁师”,但是鸟儿们也需要自己的“清洁师”。许多鸟类会进行一种特殊的蚂蚁浴,以便清除自己身上的寄生虫。它们会飞到蚂蚁的巢穴边打滚,或者直接将蚂蚁放到自己的羽毛中进行清洁。这是因为蚂蚁在受到袭击或侵害时,会自动分泌蚁酸,而蚁酸正好可以帮助鸟类清除掉它们身上的寄生虫,还可以补充鸟类羽毛表面的油脂,让它们的羽毛变得更加光鲜亮丽。而那些被清除掉的寄生虫也可以成为蚂蚁们的食物。
这些动物界的“清洁师”与雇主之间的行为,多数是一种共生互助的关系,它们通过互相合作和帮助,使双方都能够从中受益,从而更好地在自然界中生存。
(摘自《少年科普报》2018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