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2/bmiddle/003VRTV9ty6LzhF6Twl31
晚清红木框银杏木木刻对联(200X50公分)
http://s10/bmiddle/003VRTV9ty6LzhGH5m3d3
上款
庠山仁兄大人雅属
http://s2/bmiddle/003VRTV9ty6LzhImusd7d
下款
庸齋 岘
http://s6/bmiddle/003VRTV9ty6LzhM1TOn27
http://s15/bmiddle/003VRTV9ty6LzivKgyw1c
季韶 浦文球
今天又下雨,不出门,继续写博客。此挂屏2002年我在苏州大户人家,以八千元高价收得,当时属于超行情,没有人说便宜的。后来朋友金先生要去了,给了我一万元,八年后经我介绍让给了收藏家付先生,十一万八千成交,去年有浙江朋友願出二十二万,付先生摇摇头。
木刻对联过去很多,但像这样大尺寸,选用材料如此讲究,做工又如此的精,加上名人书写,真的可以说是凤毛麟角了。此屏属苏州良工制作,红木框墩实厚重,起文武线条,内外圆角,內配银杏整板,一面清水,一面灰漆,高雅大气,当时一定挂在厅堂。清水一面由书法大家楊岘书写。。 道德神僊允利孔福
仁哲權輿安上冝官,查资料四句出自西汉易学家焦延寿「易林」。灰漆一面由海上派书画家甫文球书写,可惜忘了拍张全景。庠山仁兄大人是谁,不得而知,我想可能是官场上的人,或者是当时名流。
杨岘(1819-1896),字见山,又字季仇,号庸斋,晚号藐翁等,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咸丰五年(1855)举人,曾为曾国藩、李鸿章幕僚,官常州、松江知府。杨岘曾师从浙江长兴书法家臧寿恭(1788-1846)学习书法,精研隶书,于汉碑无所不窥,名重一时。咸同时期,他的隶书最为突出,影响较大。作为清代隶书有所成就的书法家中的杰出代表,其隶书得《礼器》和《石门颂》神韵,故体势舒展,瘦劲矫健,疏中求紧密,其用笔明快爽畅,用墨多求变化。他时用淡墨和宿墨创作,这在当时的碑学书法家中是少见的。
浦文球(1856一1928)字季韶,嘉定(今属上海)诸生。工书,篆、隶、真、行,勾整流丽,无一笔苟。寓沪南最久。卒年七十三。《海上墨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