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清世祖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清兵入关后,曾一度沿用明朝币制,发行过纸钞,后停止发行。在京师设工部宝源局和户部宝泉局,铸造"顺治通宝"钱流通使用。
"顺治通宝"钱后来除了宝源局和宝泉局铸造外,地方各省也设局铸造,版式多样,形制未能统一,可归纳为五类,钱币界俗称为"顺治五式"钱。
今天上博展示的是一品顺治五式钱的第五式钱,即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左右分别满、汉文钱局各一字,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原"。此泉应为雕母,钱径为28.7mm,宽缘,穿径5mm,厚4.5mm,重达21.8g。字文精深如同刀切,(字体表面有稍微磨损),形制规整。穿孔内有修整打磨的痕迹,干净无渣,有一定的拔模斜度。肉质厚重,超越常品数倍,铜质精良,包浆温润,是不多见的"顺治通宝背宝原局"雕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http://s5/original/d6c21894zx6DESaOw8444&690
http://s8/original/d6c21894zx6DESbFdCDb7&690
"顺治通宝"钱后来除了宝源局和宝泉局铸造外,地方各省也设局铸造,版式多样,形制未能统一,可归纳为五类,钱币界俗称为"顺治五式"钱。
今天上博展示的是一品顺治五式钱的第五式钱,即面文"顺治通宝"汉文,背文左右分别满、汉文钱局各一字,穿左为满文"宝",穿右为汉文"原"。此泉应为雕母,钱径为28.7mm,宽缘,穿径5mm,厚4.5mm,重达21.8g。字文精深如同刀切,(字体表面有稍微磨损),形制规整。穿孔内有修整打磨的痕迹,干净无渣,有一定的拔模斜度。肉质厚重,超越常品数倍,铜质精良,包浆温润,是不多见的"顺治通宝背宝原局"雕母,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http://s5/original/d6c21894zx6DESaOw8444&690
http://s8/original/d6c21894zx6DESbFdCDb7&690
前一篇:欣赏:翡翠三足蟾玉把玩件
后一篇:北宋珍泉:政和重宝铁母欣赏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