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2-7-29:302:500

(2022-07-29 22:31:30)
1)早上起来,没有动笔写通讯稿,大概在自己的内心还是排斥的,当然也有可能是觉得自己写不好,但这个事儿,其实就是你多你写,然后才能越写越好,而且写通讯稿比写日记的一个好处就是:不管是领导审批也好还是别人在新闻上看也好,总是有外人看的,无形之中给你一个约束,让你有机会沟通。很奇怪,我觉得写东西很重要,但其实对通讯稿又是一种排斥的态度,大概触动了自己的一个舒适区:拒绝和外界交流沟通。所以,这件事儿,要坚持去做,打破自己的舒适区,让自己真正的去写出有价值的东西,而不是写自己都不会再看的东西。我突然那意识到这个事儿有点儿像我现在的工作:看起来很忙碌,但很多时候不是基于实际需要解决的问题、资料,而是很多时候是自己假想的,或者是书本上的。书上的东西再好,如果不能应用的自己的问题上,那么注定就是空中楼阁,也会迷失。就想写作,如果你是想让别人看,那么就应该有一个对象感,哪怕是一个内网的通讯稿,你也是有潜在的对象的,而不是想日记一样,仅仅是借用这个平台。从写日记到写通讯稿,从自己试图读书构建知识体系到认真的研究实际问题,以实际问题为出发点,这其实就是自己可以做出的改变。确实书本上有很多东西,确实写作有很多空间,但你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很多时候有点儿像那些拿着马克思理论、苏俄经验试图直接套用在中国的人,其实真正厉害的是那些会进行中国化的人,因为他们是建立在实际的基础上,而不是理论的基础上。那么今天的我,也应该如此,从实际问题出发,而不是试图买一堆书,构建理论。这些仅仅是需要我结合自己的情况拿来用,而不是以研究他们为目的
2)本来有点儿想不起来自己上午做了什么,不过后来我想起了,上午改了通讯稿,然后看了一会儿论文。我应该扎根子在自己的真实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学习技能和理论,去写东西,而不是活在浩瀚的书海、文献当中,确实很多很好,但你泡进去,会迷失,而当你结合自己的问题去学习,你才能真正的有一个锚,有一个方向,才不会迷失。
3)下午继续改PPT,发现自己确实很多东西不懂,也不善于总结,而这一次何尝不是一次总结和审视:你会发现自己并没有持续的对复合材料修理进行研究跟踪,你会发现你不知道公司的实际情况,你会发现你并没有和公司的人进行沟通并对资料汇总,你会发现你没有在这一块持续的进行积累,包括已经的案例,包括供应商的案例等等。而这些知识,其实才是你的独特性,才是你不可替代的地方。而不是那些从书里都能看到的东西。所以这就是后期自己应该做的。复合材料的修理,就是自己需要长期积累的东西。而我也意识到,积累不仅仅是看,而且要把资料转化成自己的东西,开发自己的工具。也要建立自己的圈子。
4)晚上推胸,我意识到:健身坚持了七年,每天都去训练,别人才会称呼你大哥,那么其他的事情呢?你坚持了多久?你有持续的提高训练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22-7-28:301/500
后一篇:2022-7-30:303/50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