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6-29:272/500
(2022-06-29 21:05:28)
1)想到自己这种要么就是想得很大很多,要么就是觉得自己沉浸在劳动中最快乐也就是爸爸口中的“受苦人”的概念,我觉得用一种农民哲学家来命名似乎不错。很多时候,自己确实觉得干一些体力活儿很能够让人满足,但似乎读书把我带离了土地或者那种体力活儿,却也给我一个思想,不过难受的是我干的是一个处于当中的事儿,于是就是一种不上不下的境地:不够简单以让自己体验到忙碌的体力快感,不够抽象,从而有一种宏大的思考快感。他更像是一种具体的在某一小方面持续的思考或者有点儿那种小聪明的味道。而我似乎不能安静下来做这事儿,于是每天其实过得很纠结,甚至是健身房的一个多小时和现在早上的半个小时跳操时间成为了我最欢乐的时刻真的是很奇怪。想了想,大概矛盾或者焦虑起源于:想做的很多,做起来又不像是体力活儿那么简单,所以总是一种想做做不到的状态。其实想想,这就是现在的实际状态或者这就是真实的生活:你能改变的事情其实很少,所以不要想着做很多事儿,从一些小事儿做起,把它们分解成小的任务,小的习惯,这样你才会有小的体力活儿的快感,也能一点点做成事儿。这也让我想到自己喜欢用一些大词儿:什么重塑自己自我,什么蜕变,现在想想,有点儿大词儿误我。因为根本就做不到那种颠覆,我能改变的仅仅是日积月累,能做的也不过是小专业里面的小问题。而大词儿,给我一种幻觉,觉得自己干了什么就可以马上变样,但实际是,效果可能根本就没有我想象的那么明显或者快速,于是很快就会放弃、懊恼。所以安静的做事儿,不要想得太多。
2)今天退了肩膀,后来去做后侧的时候,喝了一个水,然后器械就被占了。之后去做哑铃,结果刚放下又被人拿走了。心理又有种被欺负的感觉,不过后来想想,一方面自己是可以随时调整运动动作的,如果发现被人占了,那么赶快调整;另一方面,是不是自己占得器械有点儿多?此外就是我是不是忘了健身是为了开心,自己是不是在抱怨别人的时候,丢失了目标,也让自己变成了有戾气的人。其实今天才明白工作不一定要干出什么大事儿,但一定要做具体的事儿,磨自己的耐心,知道自己的边界和不要成为空想的人;而生活中,就是要修自己的性子。我们的很多事儿都会产生差距,修炼是个持续的事儿。
3)今天想到个事儿,如果今年的职称还是上不去咋办?那么就好好地想想自己的日常工作,然后专心的去做一些具体的事儿,而不是空想。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发论文,写群策群里,没啥其他花头。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