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假太多,钢琴老师真的是带不动!

标签:
365 |
同时间开始学习钢琴的孩子,为什么长时间以后为学习效果参差不齐?很多家长都会问钢琴老师这样的问题,那么"请假太多"是重要的祸源之一!
有些家长固执地认为:“我家孩子学一年的琴,偶尔请一两次假,有什么所谓的!”
错!一起来算一笔账,1个月差不多有4周,一年有12个月,那么一年就是48周。就算全勤不请假,保守算一周学习3小时,也就是说一年学习了144小时,144小时是什么概念,相当于6天!
说起来有一年的时间可以学琴,满打满算也就学了6天,各位家长朋友,你还敢请假吗?
1、重视学琴这件事
作为家长首先要重视孩子学琴。也许你会说“又不是我教他/她弹琴,我重视有什么用,老师重视就行。”
那么,你就理解错了!作为家长去关注学琴,不是要亲自去弹琴、弄懂乐理、学会视唱练耳和孩子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而是要求家长把孩子学琴这件事当回事!
学乐器不仅是考验孩子的毅力,更是考验家长的耐心和责任心。不要总是抱怨自家的小孩学琴进度太慢,而是要问问自己究竟花了多少精力去关注孩子弹琴。没有付出如果有收获那是不可能的,付出了就会有回报,那是必然的。
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频繁请假的学生,往往坚持不下去的例子比较多,这是由于学习习惯没养成导致的。
好的学生为什么会越来越好?因为他们家长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基本不请假,不缺课,而且可以按老师的要求天天练琴,每节课都能把所教的内容学懂,知道课后怎样练习。
孩子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自然越来越自信,久而久之把学琴变成了一种习惯。
而有些家长带着孩子一开始都有很高的兴趣,也很积极,但是,慢慢到后面却失去了兴趣,而一旦没有内在驱动,就会陷入下滑状态的恶性循环。
学琴并非易事,需要各方面的配合及努力。哪个学琴孩子的路上没有血泪史?哪个学有所成,考到十级,各处获奖的孩子没有感受过学琴路上的心酸?
学琴路上的艰辛困苦,遇到瓶颈或是进入倦怠期,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