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原价7000元的检查费,可以优惠到6500元以内,每年定期体检能发现早期肿瘤的病灶……”日前,市民吴先生看到了一条让他心动的信息,宣称PET-CT体检可以查出较早的癌变,强烈建议每年至少做一次。在咨询了专家后,他放弃了。专家表示,普通人体检没必要做PET-CT,吃了射线很可能查不出问题,划不来。
火爆:7500元查一次,还得排队预约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PET-CT,学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是高端的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它结合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和X射线断层扫描两种诊断方式。在检查过程中,需要受检者注射含有放射性元素的显影剂(目前最常用的显影剂是“18F-FDG”),它是一种含有放射性的氟元素18F的葡萄糖类似物。PET-CT通过探测18F-FDG在体内的放射性分布,寻找葡萄糖代谢特别旺盛的恶性肿瘤。这一设备极其昂贵,引进一台需要2000多万元。
据了解,目前,省人民医院、南京军区总院、鼓楼医院、八一医院、454医院等南京多家医院均拥有PET-CT,检查一次的价格在7500元左右。但即便这样,前来检查的人依然很多,而且需要排队预约。
个案:怕得癌症,有人两年做一次PET-CT
因在肿瘤诊断方面独具优势,这项价格高昂的检查除了用做诊断与治疗,也日益受到大众的追捧。在一些体检机构,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预约PET-CT检查。
在一些人眼里,PET-CT成了检查神器,有人团购体检,也有普通人自行前去体检。南京某三甲医院一位肿瘤科医生告诉记者,据他了解,这几年,随着大家对健康的重视,有旅行社推出了医疗健康之旅组团前往日本韩国,一边旅游一边体检,其中重要的项目是PET-CT检查。
如今,随着国内PET-CT的纷纷上马,一些人也加入到了这项检查中来。因为害怕得癌症,利用PET-CT体检的人也多了起来,“有的人三五年来查一次,有的人甚至一两年来查一次”。“然而,体检者很少有人知道,这种辐射性非常强的检查项目,其实根本不适用于常规体检。”这位肿瘤科医生说。
观点:普通人体检不要做,射线有害
那么,PET-CT到底能否用于普通人的体检?“PET-CT要往身体里注射药物,具有放射性,其多用于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的评估,而绝非常规体检,否则对身体是有伤害的。”鼓楼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医师郭万华介绍,临床上,确实有人一两年、三五年来做一次检查,却鲜有人查出肿瘤,常规体检发现肿瘤的概率很低,因此并不推荐普通人将其纳入常规体检项目。
“我们医院2005年就引进了,我自己从来没做过。”郭主任笑着说:“身体好好的干吗去做PET-CT啊,没有必要的。”他告诉记者,自然界的人平均一年要吃3.6毫西弗的射线,而做一次PET-CT却要吃20多毫西弗射线。对此,八一医院医学影像科主任吴建伟也坦言,PET-CT的射线对身体确有伤害,是不允许用于正常人常规体检的,有需要的才会去做,没有需要的不能去凑这个热闹。郭万华认为,做体检从常规检查做起,尽管这些检查可能会有遗漏,但概率非常低。“一上来就用PET-CT体检不仅未必能查出问题,反而有伤身体,得不偿失”。
在吴建伟眼里,PET-CT并非防癌神器,并不是照一次就能网罗体内所有的肿瘤。
吴建伟解释说,尽管大多数的恶性肿瘤,细胞的糖代谢是旺盛的,PET-CT正是通过追踪异常增高的糖代谢来发现肿瘤,但临床上,还有一些肿瘤组织糖代谢并不旺盛,这就导致依赖组织糖代谢来检查的PET-CT有时也会变成聋子和瞎子,使检查结果出现假阴性。提醒:疾病检查,从常规项目做起
采访中,专家表示,很多体检者只知道广告宣传的是PET-CT的优点,而对其局限性知之甚少,有钱就去做个PET-CT检查,是一种非理性的消费心态。郭万华认为,做检查应该遵循从简到繁的原则,从常规检查做起,B超、CT、核磁共振,最后根据临床综合判断,决定是否需要全身的PET-CT检查。
B超:对乳腺、头颈部浅表器官,肝胆胰脾、子宫附件等实质器官分辨率高,能发现80%-90%以上的病变。
CT: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检查方法之一,可快速进行各部位各器官甚至是全身扫描。多层螺旋CT扫描后可以三维立体重建。但是有一定的X线辐射,但辐射剂量已减小很多。
MRI:无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同样可以进行全身各器官各部位扫描,但检查时间比较长。随着MRI的不断普及,它也已经成为常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
PET-CT:可进行一次性全身扫描。常用于对肿瘤分期、转移情况及预后检测,还可用于肿瘤靶向药物使用的可行性研究。体检人群PET-CT癌检率仅2%
2011年底,卫生部在一份文件中提出要规范使用PET-CT,保护患者合法权益,要求其检查阳性率不低于70%,意思是PET-CT必须对症使用。然而,日前浙江大学孔德华的调查却发现,实际上各医疗机构通过PET-CT体检查出癌症的比例均不超过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