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年记:2021到2022九个月的变化

(2022-08-10 17:58:16)
分类: 社会人文

真正把对就业的想法从头脑里落实到手头上,是2021年11月12日。一个月后,12月12日,我从生活了二十六年的小县城搬到了可能今后要在这过一辈子的中等城市。2022年8月7日,九个月后,我的工作终于有了着落。这天晚上,我始终耐着性子,继续保持自己发扬了二十多年的低调风格,我坚信只有当姓名真真切切出现在组织部公示拟录用名单上时才是心里的大石头能彻底放下之时。

2021.10.31,毕业论文还没写完,借着找工作的由头,和导师申请回家了几天。其实主要目的是为了给她过生日,现在生日过了,我们开始思考和面对许多现实的问题:按照之前的规划,我要考公或考编,确定工作,如今已经10月底,应当要为就业的事做更进一步的打算了。一番讨论后,我从她的话中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性,于是梳理之后就找了个付费自习室打算集中几天时间把论文肝完尽快开启考公之路。但是好巧不巧?第二天疫情就爆发了,疫情之后就是连续一个月的封城,那段时间全市静默,小区里有了确诊病例,楼道门也被铁丝锁了,只能自己在家写论文,但好在我做到了,半月左右终于完成了初稿,也开始逐渐过渡到上培训班的公考网课。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行将解封之前,她通过线上面试落实了在省城的工作,这也意味着,我的就业要以省城为方向,余生要在省城度过了~

2021.12.12,一切准备就绪,我们来到了省城,收拾了租的房子。我对这个新家还是非常满意的,至少收拾过之后是干干净净的。她开始每天外出工作,我开始在家料理家务。这段时间我的厨艺大有精进,面对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肉蛋饭菜再也不打怵了。半个月后,我开始在省城上线下课了。就像一个社畜一样,每天早出晚归,骑自行车、赶公交,披星戴月地参加培训班。每天晚上十点多到家之后,还会再把第二天的饭菜提前做好,装好饭盒,第二天中午用班上的微波炉热一下。有一点累,但感觉还好,毕竟“应届学生不怕虎”。

2022.2.10,年过完了,考试公告也发了,但她这时受了点伤,需要我在旁照顾。我挺喜欢这种照顾人的感觉的,但确实对学习进程有影响,因为我不能去上线下班了,靠着自觉自律努力学线上课。总体是努力的,但缺乏监督,偶尔还是会偷懒。所以我感觉如果只有目标,可能并不能让人拼尽全力。

2022.3.17,离笔试还有一周多,但省内还是有疫情。一方面我以为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另一方面我也判断出笔试会延期,两方面的综合作用让我并不慌;但其实心里还是没底的。虽然19年求学期间一直都是师长眼里的“好孩子”+“优等生”,干公考不关注你的过往,而且它考查的也并不是,至少并不都是我擅长的内容。所以,面对公考,即便准备得再充分,也不可能信心满满地说我必上岸。这也是我当时经常用来劝自己的借口。

2022.5.1,笔试不出意外地延期了,并且一直没有后续消息。而且因为疫情影响,其他的体制内招聘也都没有音信。这段时间我参加了一些私营企业、民办单位的线上面试,基本上都通过了。但矛盾是一直存在的,对自己实力有一定的自信,但对这些单位没有那么高的信任度,所以能通过面试,一方面比较开心,另一方面依然还是心里没底。但为了让他们能“老老实实”地给我保底,我和所有单位都说我现在还在学校,因为疫情没有回来,所以暂时没法过来办入职。他们都表示,请我回来以后及时与他们联系来办就行。也是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我和女朋友开始商量订婚的事,花了一些心思终于在5月21号一个风和日丽的周六完成了这项简约而重要的仪式。从此我们两个的同居也算是名正言顺了~哦,对了,这段时间还在不断完善着自己的论文终稿,5月14号顺利通过了线上答辩,感谢老师们还有那些帮助过我的同学朋友们。

2022.6.4,从省内到全国,疫情形势都有所缓解,这个时候我有两件事情要考虑。一是要择机返校,花几天时间摆个谢师宴、拍点照片,再和老朋友们吃几顿毕业餐,最后把双证领了、行李收拾了;二是我还要兼顾到随时有可能重启的笔试,如果外出返校的时机选择不当,那些旅居史有可能会直接让我丧失参加考试的机会。我选择了端午节后一天快速返校,完成了毕业这一项仪式,和自己的学生时代好好告别一下——虽然工作时代还没开启。回来后没几天果然公告出新了,要考试了。看来我时机选择得还挺合适。不过接下来到考试前,自己的状态虽然算不上不稳定,但也算不上稳定,包括成绩水平和心理状态。

2022.7.9,这一天是我和她的纪念日,很巧今年这一天我要参加自己一项最重要的考试。考点离得比较远,起得比较早,她还有一点身体不舒服,所以她没有去陪考。考点离得并不太近,打车都要半小时才到,到了以后一切顺利,上午场的行测考试出了个彩蛋!相信很多公考人和我一样都是把数量题放在最后做的,做到最后时间不够了,有十道题是先涂的卡、后做的题,涂好卡以后时间肯定是来不及做十道了,只够做四道了,但是我发现自己做的这四道全涂对了!出考场时想到这我都暗自发笑。出了考点一路走到一个稍远的面馆要了一碗七块钱的西红柿鸡蛋面,量还不少。但是遮阳伞下已经没有座了,我就去了台阶上的露天座位,虽然太阳不小,但小风一吹感觉还不错!吃完在考点门口的草地边上坐了几个小时。下午,提前活动活动已经麻了的腿,进考点。因为疫情形势向好,七八月份招聘考试扎堆重启,我为了广撒网,所有编内的考试能报的我都报了。整个七月,每个周末我都有两场考试,有一科一场的,也有两科一场的。这个月就这么过来了。所谓的“金三银四”,在疫情影响之下变成了“金七银八”。结果我控制不了,把所有自己能做的都做一遍就算问心无愧了。

2022.7.21,这天上午我在一个厅属单位面试,我所报的行政助理岗有六七个人竞争,也是唯一一个加了笔试的岗位,写了一篇低限600字的工作报告,自我感觉还不错吧。面完十一点了,刚好赶上市直出笔试成绩,走在路上手机查到成绩,竞争过于激烈了。一个限研究生的岗,招7人,报了700多人,自己只考了个180名。没进面,挺失落的,就这么失落地回了家。吃过饭休息会,三点多接到了电话被告知上午的面试顺利通过,部门王主任表示对我这个应届生很满意,虽然他们的招聘方案是原则上只招有工作经验的。正在等公考成绩的我和她说明了我的公考状态,主任人非常好,说可以向上申请等我一段时间,这真的是很大的人情了。继续等,一直到十一点都没信,我去洗了澡,准备第二天再查了,结果十一点半了,出成绩了!失落了一天的我本来都忐忑地做好了落榜的准备了,但屏幕上清楚地显示我以小圈内末位的名次进入了资审面试环节。接下来,调整状态,开始把焦虑点转向面试,因为我不算个健谈的人,也有过面试被刷的经历,心里挺没底的。
对笔试的一点心得。第一,建议报班,虽然很贵但是,一是有人给你把总结好的规律直接告诉你确实会省很大气力,二是线下课这种形式能提供学习氛围的保障,手机不离手的今天大多数人都是不具备自律能力的,自学可能会浪费时间、降低效率。第二,务必在不断的练习中形成对自己的清醒认识,特别是行测要搞清楚自己擅长哪部分知识、哪部分又是你的弱项,建议思考量小的、阅读量小的或擅长的放前面,需要集中精力阅读或思考的放中间,不擅长的放最后,这里放一份我个人的行测做题顺序供参考,应该也是适用很多人的模式:判推-言语-资料-常识-数量,申论的做题顺序应该影响不大,时间一般是够用的。第三,偏科可以有,但只能有一点点,因为相信很多人在复习时全主攻行测,经常忽略申论,但实际上申论不仅和行测是同样的总分,认真备考申论同时还能提升你的面试能力。第四,复习时长建议3-5个月,时间留太短会不够用,但战线拉太长又会消磨你的斗志,像我因为疫情影响被迫复习了六个多月,到五个月时就感觉到自己有点不在状态了,但也不用慌,顺其自然,适当调整,慢慢适应就好。

2022.8.7,今日面试。昨晚一夜,睡得极差,很久没睡这么差了。我也没感觉到自己有紧张情绪,但夜里醒了很多次是真的。五点半起床后,我感受到了自己的焦虑情绪,到达了目前的顶峰,但紧接着我换上正装,那种情绪明显消减了很多。好神奇,正装有镇定的作用?六点出发,准时赶到考点。路上调整自己状态,回想过去半个月的培训经历,不容易,加油吧。但到了进考点时被小区的常态化核酸检测点坑了一把,我在那个点做了十几次检测都是能保证当天更新检测结果,但入场时已经七点,我的健康码下清楚地写着最近一次检测是5天前,也就是说昨天采样的核酸检测结果还没有上传!大白姐姐很有耐心,但也很负责,不让我进去。拿着未更新的健康码,我当时有点尴尬,但我内心深处丝毫不慌。因为我基本的党性认识还是有的,我相信作为干部组织上一定会充分考虑到这种特殊情况的。大白姐姐联系了科长,科长在了解了我的情况后问了我近期的行程、查看了行程卡,结合五天前的核酸检测结果,让我在健康承诺书上写明这个情况,之后给我放行了。感谢一路上的好人和优秀党员干部。面试同场八十多号人,抽到了29号,从八点半开始等,一直在背模板、背金句、背小段。十一点半,终于轮到我上了。保持微笑,保持自然。日常训练都是按往年的10分钟三题来的,但我在考官对面一坐下,映入眼帘的是6分钟两题,小小地惊了一下。同时我也发现,坐在那,什么金句、模板、小段,完全想不起来了,脑子一片空白,但也只是空白而已,倒并不慌张。开始作答,全靠自己的基本思维能力和基本表达能力,用自己的下意识和大白话理解回答。“无功无过,表现平平”,这是我自己的感觉和评价,可能就是个平均分;再加上考虑到小圈内末位的笔试排名、笔试成绩过于集中、面试一分抵三分种种,一整下午都惴惴不安,因为我实在不想再考试了!我想就业!晚上九点半,住在考点旁的热心考友及时在群里发了公示的名单——我赫然在列。不仅如此,我竟然还是本组八十多人里的面试并列最高分,综合成绩也一跃到了十几名的位置。这是我出乎意料的。这个排名不仅进面了,甚至还能在选岗中有不错的优先权。就此,后来我也在想,是不是我一直对自己要求太高了?但这个问题恐怕永远无法验证答案。当晚收到了短信,第二天一早要空腹体检。
面试的一点心得。第一,同笔试一样,面试报班也是很有意义的,建议报线下班学,但千万不要完全指望依靠报班学就能改变自己,培训班存在的意义在于把有规律的捷径帮你汇总好了告诉你、在于为你营造出认真学习的环境和开口发言的氛围,只是把机构走了教你的金句和模板背过真的没意义,好多人面试落榜后说辜负了自己的付出,我觉得还是找对方法、不要只是跪在地上把自己感动哭,我就是个例子,因为我打小就背诵能力不强,在我求学十九年后的今天更是背不下来什么东西了,所以就完全靠自己的理解语言来表达,现在看来虽然当时表现没能让自己满意,但考官感觉还可以。第二,务必重视言谈举止和仪表体态,直到今天我还是觉得自己当时的答题内容平平无奇,反倒是内容以外的东西表现得都还可以,比如表情自然、动作大方、音量适中、状态沉稳、语言流畅、声音不打颤。第三,冷静面对考前焦虑情绪,考前一晚,我睡得非常差,但当天精神状态还可以,后来听说好几个其他考生也是一样,我们都感叹“昨夜不知多少人考前难眠”,所以面对考前的焦虑情绪,不要慌张,焦虑就焦虑了,该干什么干什么就是了,有句话叫“能让别人看不出你的紧张,也是一种本领”,的确。

现在体检和政审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就业协议也已经交上去了。信息收集表里看到有不少人都是硕士,其中还不乏名校硕士,心里暗自感叹了一下现在的大环境确实是够卷的。如今,工作落实了才觉得是真正的毕业,回想三年前的那次毕业,现在我只能说,读不读研都是一种选择吧。推免进本校研时,我还纳闷过为什么会有人主动放弃读研的机会,现在才感觉他们其实才是想得明白、活得通透的人,至少在某些方面是。归根到底一句话,我认为自己最近这三年的学也不是没必要上,但也绝不是必须要上。
以上就是我整整九个月的心路历程,在这个无人之地,小小地记录一下。读研、毕业、就业、公考,如果有朋友有疑问也可以问,我是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为大家服务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