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丘】
吴中第一名胜
大吴胜境
巨丽名山
江左丘壑之表
国家5A级景区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标志
有着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
大文豪苏轼曾言: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
【虎丘历史】
虎丘曾是海湾中的一座随着海潮时隐时现的小岛,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最终从海中涌出,成为孤立在平地上的一座山丘,故名“海涌山”。
相传,在2500年前的春秋时期,这里是吴王阖闾的离宫所在。公元前496年,阖闾在吴越之战中战死,其子夫差把他葬在这里。据说葬后三日,有一只白虎蹲在山上,故名虎丘。也有说法是虎丘因形似蹲虎而得名。
东晋时,司徒王珣、司空王珉兄弟二人各自在山中营建别墅。而后二人舍宅建寺。唐初避太祖李虎讳,改称武丘报恩寺,宋时名为云岩禅寺,清康熙年间又称虎阜禅寺。寺中有山,山寺合一。
下图为【断梁殿】,这座殿门的正梁不是一根整木,而是两根木料通过斗拱相托而成。大殿建于元代,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

下图为【拥翠山庄】,门前两侧刻着“龙、虎、豹、熊”行草大字。拥翠山庄是苏州唯一一座无水的园林,它是晚清名妓赛金花的丈夫、苏州状元洪钧发起兴建的。

康熙和乾隆都曾六次下江南,每次南巡都会到虎丘,并曾驻跸山上。留下了数十处匾额楹联和二十多首诗。
下图为【憨憨泉】,憨憨是我国梁代著名的高僧,他的眼睛患有疾病,虎丘山的方丈收他做了一个挑水和尚。由于挑水路途很远,有一次他挑水经过这里休息,睡着了,他梦见一位高僧说这里有一泉眼可通大海。醒了以后,他用双手触摸这块地,摸到了一些青苔,猜想青苔之下一定有水。于是他用挑水的扁担在这里挖了七七四十九天,一脉清泉涌了出来,还治好了他的眼睛,故名“憨憨泉”。
下图为【试剑石】,相传吴王阖闾挥剑试刃,将此石一劈为二。事实上,这块石头是典型的火山喷出岩的凝灰岩,久经风化而成,酷似剑劈。

下图为【枕石】,这里有两段传说。一说是晋代著名高僧生公坐在这块石头上看经书,疲倦了就睡在这块石头上。石头得了仙气,成了苏州文人膜拜的仙石。另有传说,是苏州才子唐伯虎携秋香游虎丘,走累了,靠着大石头睡着了。
下图为【真娘墓】,真娘,姓胡,名瑞珍,北方人。从小父母双亡,唐朝安史之乱时,随亲戚逃亡到苏州,但不幸坠入妓院。但她守身如玉,只陪客人歌舞书画,是苏州的一位绝色佳丽。苏州的一个大财主,重金贿赂老鸨,企图在真娘那里留宿。真娘为了保持贞洁,上吊自尽了。大财主极受震惊,为真娘筑了这个墓,并发下重誓,今生永不再娶。真娘与杭州另一名妓苏小小齐名,被誉为“香魂”。

下图为【千人石】,吴王阖闾的儿子夫差在这里埋葬了父王之后,怕筑墓的工匠日后盗墓,将这一千多个工匠全部杀死。工匠的鲜血染红了石头,每到下雨天石头依然特别红。事实是,虎丘的岩质是酸性流纹岩,原本就是红色石质。石面上的经幢为后周经幢,已有千年。

下图为【二仙亭】,亭子中的两块石碑分别雕刻着陈抟和吕洞宾两位仙人。相传,二位仙人在这里下棋,一位樵夫路过看他们下棋,看完一盘棋回到家中,可家人谁也不认识他了,看他的衣着已是几千年以前的人了。所以有这样一句老话“仙人一盘棋,世上已千年”。
下图为石刻【生公讲台】和【千人坐】。生公是我国晋代著名高僧竺道生。来此讲经说法,而听众多达千人,故称“生公讲台”和“千人坐”。

下图为【点头石】,生公在此讲经,当他讲到一切恶人皆能成佛时,池中的一块石头突然向他微微点头。当时正值严冬,但池中的白莲花却竞相开放,池水也盈满了。所以有了“生来池水满,生去池水空”,“生公说法,顽石点头,白莲开花”的说法。

下图为石刻【虎丘剑池】,这四个大字是我国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所书。


下图为【剑池】,相传吴王阖闾就葬于此处,并有三千把宝剑为吴王殉葬。左侧石刻“剑池”为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所写。右侧石刻“风壑云泉”为宋代著名书法家米沛书写。

下图为【石桃】。

下图为【第三泉】,相传被封为“茶圣”的陆羽在贞元年间来到虎丘,挖了一口井,以这口井中的泉水作为标准,对比各地的水质,写了我国第一部《茶经》。这口井被陆羽命为“第三泉”。




唐宝历元年(825年),五十四岁的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带领百姓开挖河道、修筑塘路,开渠引水。为纪念白居易,后人称塘路为白公堤,也就是现在山塘街,因长七里,号称“七里山塘”,成为苏州古城去往虎丘的必经之路。

下图为【虎丘塔】,是古老苏州的象征——云岩寺塔,俗称虎丘塔。

建于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建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塔身七层八面,塔高47.7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虎丘塔是世界第二斜塔,中国第一斜塔。塔向东北方向倾斜,塔顶偏离中心2.34米,最大倾角是3度59分。

下图为【大雄宝殿】,这座大殿是虎丘云岩禅寺现存唯一的一座佛殿。殿前共53个台阶,有着“五十三参,参参见佛”的说法。

下图为【仙人石】,成语“卧薪尝胆”就出于此地。据《东周列国志》记载,吴王夫差大败越国后,越王勾践被迫作为人质来到吴国,夫差命令王孙雄在阖闾墓旁造了一个石室,让勾践夫妇居住,为他养马。相传,此洞就是当年勾践夫妇栖身的地方。
下图为【御碑亭】,亭内陈列着三通康熙和乾隆的御碑。






下图为【赖债庙】,这里原是宋代和靖书院,后为陆羽楼。乾隆年间改建为马牛王庙。每逢节日都会祭祀敬神,搭台唱戏,特别是大年除夕,会通宵达旦,非常热闹。

每逢年关,穷苦的百姓不仅看戏,更是在这里藏身躲债。久而久之,成了一种约定俗成的躲债方式。欠债的人只要在除夕夜躲进庙里,讨债的都会宽容,日后再说。民间就把马牛王庙叫做赖债庙。

下图为【孙武祠】。

【孙武】,春秋时期大军事家,被誉为“兵家至圣”。春秋时,孙武经吴国重臣伍子胥举荐,向吴王阖闾进呈所著兵法十三篇,受到重用,率领吴军大败楚军。

下图为【小武当】,这座三门四柱的石牌坊叫小武当,前有石桥,后有湖石假山。坊额上刻着“吴分楚胜”。





下图为【万景山庄】,是一处盆景园,汇集了苏派盆景600多盆。苏派盆景是我国盆景的一个重要流派,始于唐宋,盛于明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