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企业培训师-DuJiang
企业培训师-DuJiang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53
  • 关注人气: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2021-01-11 11:46:08)
标签:

杜江

讲师杜江

培训师杜江

淮安府署

中国漕运博物馆

分类: 在路上
【淮安府署】

中国最大的明清府衙景区
千古奇冤窦娥案发生地
清代四大奇案之一“李毓昌赈灾案”发生地
全国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景区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府署始建于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一直沿用至清朝末年,至今已有650多年的历史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府署是全国仅存的两座府署之一,原有房屋50多幢,600余间。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府署整个建筑群分东、中、西三路。坐北朝南,前堂后宅,左文右武。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中路是知府办公、起居的三大堂和六科用房。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正堂高10米,面积500平米,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地方衙署正堂。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东路是迎宾宴饮之所。有古戏台、酂侯词、宝瀚堂、虅花厅、集贤堂、后花园。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西路是军捕厅署。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因河而生,因漕而兴。位于古淮河与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有着“运河之都”,“七省咽喉”,“南船北马舍舟登岸”,“壮丽东南第一州”,“一座漂在水上的古城”的美誉。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漕运,利用水道调运粮食,是我国古代一项关乎经济命脉的重要方式。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明清时设立了分别掌管全国漕运和河道的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人称“天下九督,淮安独占其二”。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明清两朝,“运河之都”淮安已成为全国的河道治理中心、漕运指挥中心、漕粮转运中心和税收中心。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淮安曾与苏州、杭州、扬州,并称为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总督漕运公署遗址】(下图)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漕运始于隋唐,明初时设立总督漕运公署,总督天下漕运事务,清代时称为总督漕运部院。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自明初至清末,漕运总督237任。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2002年,淮安区在旧城改造时发现了总督漕运部院遗址。

【在路上】探访“淮安府署”和“中国漕运博物馆”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