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探访南京“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江南贡院(科举博物馆)”

(2017-12-13 09:04:32)
标签:

杜江

讲师杜江

培训师杜江

江南贡院

科举博物馆

分类: 在路上

       江南贡院紧挨着夫子庙,孔庙、学宫、贡院并称为三大文教建筑群。

【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已有近九百年的历史了!
       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最多、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科举考场,同时可容纳两万名考生参加考试!
       明清两代,从这里走出的官员占到全国总数的一半以上,仅清朝全国112名状元中,出自江南贡院的就多达58名,被誉为“中国古代官员的摇篮”。南京的江南贡院与北京的顺天贡院并称为“南围北围”。

http://s6/mw690/003V8YIvzy7gxyCbwKFd5&690
【魁星阁】(下图)

       魁星,是“奎星”的俗称,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二十八星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的神。

       顾炎武《日知录·魁》中讲:“神像不能像奎,而改奎为魁,取之字形为鬼,举足而起其斗”。魁星神像头部像鬼;一只脚向后翘起,如“魁”字的大弯沟;一只手捧砚,如“魁”字中间的“斗”字;一只手执笔,寓意用笔点定高中者。古代士子们考试之前,必然参拜魁星,以期金榜题名。

http://s5/mw690/003V8YIvzy7gxuSWsUA34&690
       江南贡院最初只是用于县学和府学的考试,明太祖定都南京之后,这里成了省级乡试和国家级会试的场所,规模逐渐扩大。

       明成祖迁都北京之后,江南贡院仍作为南都乡试所在地。江南人文荟萃,参考的士子年年增多,贡院也不断扩建。

http://s16/mw690/003V8YIvzy7gxuTFtjFdf&690
      唐伯虎、吴敬梓、吴承恩、郑板桥、翁同龢、张謇、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林则徐等,都是江南贡院的考生或考官。大奸臣秦桧也出自这里。

http://s13/mw690/003V8YIvzy7gxuTZuvW3c&690
       科举制度自隋创立,唐完备,宋改革,元中落,明鼎盛至清灭亡,历时一千三百余年。

http://s15/mw690/003V8YIvzy7gxuUdsui5e&690
秦淮河岸边的长廊

http://s6/mw690/003V8YIvzy7gxuUQqAl95&690
长廊内的展品—状元锁(下图)

http://s4/mw690/003V8YIvzy7gxuUzzsT73&690
       童生参加童试成为秀才,秀才参加省级乡试成为举人,举人参加礼部会试成为贡士,贡士参加皇帝殿试,殿试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其余为进士。

       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第一的称为“连中三元”,这是科举考试中至高无上的荣誉,在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史中,连中三元的有14人!

http://s7/mw690/003V8YIvzy7gxuVlmnQ86&690
秦淮河对岸的江南建筑(下图)

http://s16/mw690/003V8YIvzy7gxuVfpCv4f&690
【唯才是举】

       贡院,为皇帝为朝廷贡献人才的地方。在隋朝科举制度之前,“世袭”和“举荐”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而科举则创立了以考试成绩来取舍官员。从此,广大士人一心寄望科名能改变命运,老死于科场也无所恨。承载了无数学子鲤鱼跳龙门的梦想。

http://s5/mw690/003V8YIvzy7gxuVVIgY14&690
【状元】

      “状元”一词出现于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称帝不久,在东都洛阳召集天下文人进行考试,这就是殿试考试的开始。

http://s13/mw690/003V8YIvzy7gxuWhSI41c&690
【武举】(下图)

       科举分“文科”和“武科”,武科是中国古代专为选拔武职人才而设置的考试。武举考试开始于武则天时期。

http://s10/mw690/003V8YIvzy7gxuWzyyJf9&690
君王求才,士人求仕

http://s3/mw690/003V8YIvzy7gxuWWrqa12&690
       在江南贡院的遗址,兴建了“中国科举博物馆”,另见博文:《参观“中国科举博物馆”》http://blog.sina.com.cn/s/blog_d6259ea70102x13v.html

http://s12/mw690/003V8YIvzy7gxw81h237b&690
【惜字塔】(下图)

       惜字塔,也叫惜字炉、焚字炉。始建于宋代,用于焚烧写有文字的纸。古代先贤对文字十分敬重,为防止随意丢弃写有文字的纸张,专门设立惜字塔。

http://s10/mw690/003V8YIvzy7gxw2wja119&690
【明远楼】(下图)

       地处江南贡院的中心,是贡院的最高建筑。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了。明远楼四面都是窗户,考试期间,执事的官员站在楼上四周瞭望,发号施令和进行监考。“明远”取自大学中“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的含义。

http://s15/mw690/003V8YIvzy7gxw1eN7o6e&690
【号舍】(下图)

       在明远楼的两侧是号舍,号舍是考生白天考试,夜间住宿的场所。号舍按照《千字文》排列,每一字号里的号舍多则近百间,少则五六十间,如同“排房”,叫做“号巷”。号高六尺、深四尺、宽三尺、外墙八尺。

http://s7/mw690/003V8YIvzy7gxw2OnaKc6&690
       江南贡院的号舍在鼎盛时期数量达到20644间!居全国之首!

http://s11/mw690/003V8YIvzy7gxw0V9ii0a&690
       号舍间以砖墙相隔,没有门,没有窗,没有桌椅,只有两个木板,白天一个当凳子一个当桌子,晚上两个板拼接当床。考生考试和食宿都要在这间小格子里度过九天六夜!南京的乡试正值秋老虎季节,气候闷热加上蚊虫蝇鼠,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九天六夜是三场考试,有着“三场考试磨成鬼”的俗语。

http://s11/mw690/003V8YIvzy7gxvXXjVo6a&690
       中国最后一位探花,曾任中央文史馆馆长的商衍鎏先生曾应试三科,会试两科,总共在号舍中度过了45天,他在著作中感慨的写道“忆前尘梦影,不觉可怜而失笑矣!”

       陈独秀也曾回忆道:“我背着考篮、文具、食粮、烧饭的炉、锅和油布,已竭尽了平生气力,一进考棚,三魂吓掉两魂半”。

http://s7/mw690/003V8YIvzy7gxw21rtcd6&690
【号舍遗址】(下图)

       清末科举废除之后,贡院闲置。民国时期大部分号舍被拆除,建为市场,留有部分作为遗址供参观。

http://s15/mw690/003V8YIvzy7gxw0F0Bgfe&690
“一代规模成往迹,六朝兴废逐波流”

http://s5/mw690/003V8YIvzy7gxw2lGo434&690
【至公堂】(下图)

http://s4/mw690/003V8YIvzy7gxw5NXlF33&690
历史遗迹

http://s16/mw690/003V8YIvzy7gxvZ5LAz9f&690

http://s13/mw690/003V8YIvzy7gxw40WVS6c&690

http://s15/mw690/003V8YIvzy7gxvZlmx0de&690

http://s8/mw690/003V8YIvzy7gxvZIP0Hc7&690
尚存的22座历代碑刻(下图)

http://s7/mw690/003V8YIvzy7gxvYfJdk96&690

http://s13/mw690/003V8YIvzy7gxw53ikQcc&690
       【秦淮夜景】

http://s6/mw690/003V8YIvzy7gxwg6Ky105&690
魁星阁夜景(下图)

http://s14/mw690/003V8YIvzy7gxwgqtQ17d&690
【秦淮河】(下图)

有着“十里秦淮”“六朝金粉”“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的美誉

http://s9/mw690/003V8YIvzy7gxwgGcTm88&690
长廊夜景(下图)

http://s6/mw690/003V8YIvzy7gxwgWZtXa5&690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一级的考试,因在朝廷宫殿举行,故称“殿试”“廷试”,又因由皇上亲自主考,也称“御试”“亲试”。殿试不在淘汰考生,只对考生进行排名,前三名分别为:状元、榜眼、探花,其余称“进士”,也称“天子门生”。

http://s15/mw690/003V8YIvzy7gxwjhF2C2e&690
十年寒窗苦读日,一朝金榜题名时

http://s16/mw690/003V8YIvzy7gxwjwxkjdf&690
青砖灰瓦码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
梦里水乡芳绿野,玉谪伯虎慰苏杭

http://s3/mw690/003V8YIvzy7gxwjS2ae42&690
【秦大士的故事】

       乾隆十七年,秦大士考取了殿试第一,等待皇帝钦点。乾隆看到秦大士的名字想起了宋朝大奸臣秦桧,就问秦大士你是不是秦桧的后代。秦大士非常为难,如果回答是,那奸臣的后代肯定中不了状元。如果回答不是,那又是欺君之罪。秦大士最终答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意指明君之下无奸臣。秦大士被钦点为状元。
秦大士高中状元之后,赶到杭州祭拜岳飞,在岳飞墓前秦大士做了一首诗:“人自宋后少名会,我到坟前愧姓秦”。

http://s4/mw690/003V8YIvzy7gxwhoqFZ23&690
【“独占鳌头”的故事】

       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在江南贡院获得乡试第一,而后在殿试中又获第一。当弘治皇帝钦点他为状元时,由于杨慎的父亲杨廷和在朝中为高官,有人为此提出了异议。为了求证杨慎是否有真才实学,皇帝决定再次考核杨慎。就令杨慎站在金銮殿前的一个鳌鱼头上,接受文武百官的考问,始终未能将他难住。

       最后一个叫蒋冰的人提着一个竹篮子问杨慎竹篮里装的是什么?杨慎说装的是“东西”。蒋冰则说这里装的是南北。杨慎答道:南方属火,竹篮遇火则焚,北方属水,竹篮打水一场空。而西方属金,东方属木,竹篮只可装东西。语惊四座!从此,独占鳌头成为高中状元的代名词。

       刘春霖是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据说刘春霖殿试那年恰逢大旱,慈禧太后看到了刘春霖的名字非常吉祥,就直接被点为状元。

       当然也有因为名字犯了忌讳而痛失状元的,同治七年殿试之后,读卷官一致推荐一个名叫王国君的考生为第一名,但太后看了名字觉得太不吉祥了,只排到了第三名。

http://s10/mw690/003V8YIvzy7gxwi0j6p39&690
      自唐高祖武德五年的第一位状元孙伏迦,至清光绪三十一年最后一名状元刘春霖止,在一千多年的科举中,中国先后产生有名可查的文武状元有1400多人。

http://s1/mw690/003V8YIvzy7gxwic8AE00&690

       傅善祥,是唯一一位女状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开科取士,破例允许女子参与考试,傅善祥就是在这次考试中夺得状元。

http://s13/mw690/003V8YIvzy7gxwiGHIU9c&690
       对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子们,官方和朝廷还会举办盛大的宴会以示恩典,有鹿鸣宴、琼林宴、鹰扬宴、会武宴,合成“科举四宴”。

http://s11/mw690/003V8YIvzy7gxwiu1COda&690

“六朝金粉地,金陵帝王州”

http://s4/mw690/003V8YIvzy7gxwhHUS7f3&690
坐在长廊,欣赏着河畔的美景,聆听者对岸的小曲,仿佛穿越了千年......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