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路上】探访南宁“扬美古镇”

(2016-07-31 18:01:15)
标签:

讲师杜江

职业化培训

mtp中层管理

领导力培训

扬美古镇

分类: 在路上

      2016年7月29日,探访了南宁千年古镇 —— 扬美古镇。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最初有罗、刘、陆、李四姓先民来此创建村落,后来北宋狄青将军带领将士南下征战,各地人口陆续迁居于此,形成古镇。
      古镇三面环江,自建镇到民国年间,一直是百公里范围内的著名商埠,素有“小南宁”之称。扬美古镇是南宁明清古建筑保存最完整的村落,古香古色,韵味无穷。

【梁氏宗祠】

http://s4/mw690/003V8YIvzy73GA629y333&690
宗祠门口有三位阿婆坐在竹椅上纳凉
一位阿婆非常和蔼地给我讲起了宗祠和古镇的历史
她告诉我前后两间屋子分别是明清建筑
大殿是明代建筑,门厅是清代建筑
差别在于大梁前端的木雕,明代的建筑有一朵莲花

http://s12/mw690/003V8YIvzy73GA5Tlebdb&690
清代建筑没有莲花

http://s12/mw690/003V8YIvzy73GA5XRSrfb&690
门前与路旁处处可见的石墩

http://s12/mw690/003V8YIvzy73GA68OiTfb&690
【慕义门】
清末的一处院落

http://s11/mw690/003V8YIvzy73GA6fFCW7a&690
古朴的人家
尽管是暑假,村里小孩并不多,基本都是守村的老人
一丝丝的凄凉

每走不远处都有这样的祭祀坛台
问了一位阿婆,阿婆告诉我这是土地爷,是这里的风俗
还问我是哪里人,家乡有哪些习俗

http://s7/mw690/003V8YIvzy73GA6r7ds66&690
每户门前都有这样的“星级文明户”的标牌

http://s7/mw690/003V8YIvzy73GA6zpYOe6&690
已经模糊的祭祀石雕

http://s11/mw690/003V8YIvzy73GA6RiuSfa&690
有的院落常年没有人居住

扬美古镇的居民大多是从山东迁居于此
因而深受齐鲁文化的影响
雨棚下边的龙舟
“扬美龙舟上水节”是扬美古镇的传统习俗

http://s1/mw690/003V8YIvzy73GA7wd0s40&690
孔庙前的石牌坊

http://s5/mw690/003V8YIvzy73GA7BfrCb4&690
【亭对江流 —— 钟馗神像】

顺着孔庙继续走,就看到了左江
南宁的母亲河是邕江,邕江的上游有左右两支,分别交左江和右江
相传村里的孩子们常常下水游泳,时有孩子被江水吞没,为了除妖降魔
人们在江边修建了钟馗庙
庙已无存,神像还在,钟馗亭是村里的老人募捐重建的

http://s11/mw690/003V8YIvzy73GA7GJom3a&690
江边的石阶,水非常的清澈,村里的人们依然在这里洗衣服

http://s15/mw690/003V8YIvzy73GA7Na0Kbe&690
【金马街牌坊】

http://s10/mw690/003V8YIvzy73GA7Tsr739&690
【金马码头】

“大船尾接小船头 南腔北调语不休”这曾是扬美码头的场景
兴盛时扬美有八座码头

http://s11/mw690/003V8YIvzy73GAlm1qG9a&690
扬美距离南宁市区36公里,公路、水路、铁路都可到达
明代旅行家徐霞客也曾到这里

建于清朝嘉庆年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是五进式的青砖瓦房
这户人家善于做豆豉享誉各地
豆豉与梅菜和沙糕称为“扬美三宝”
楹联:“千里有缘千祈勿误千年宴,五洲无偶五福常临五叠堂”

http://s4/mw690/003V8YIvzy73GAlLScr33&690

五进院落依次增高

扬美扬名扬士气  惠邻惠里惠宾朋


第五进院落

http://s3/mw690/003V8YIvzy73GAlwfDQb2&690
【临江街牌坊】

码头的一侧就是临江街牌坊
拾阶而上进了牌坊就是“清代一条街”
古街建于道光十四年

建于清道光八年,近200年历史
屋主人是杜氏第15代子孙杜元春到桂林参加会考考取了举人

http://s10/mw690/003V8YIvzy73GAm0Goh69&690
朝廷赐受“举人”牌匾

http://s5/mw690/003V8YIvzy73GAm5zfK14&690
杜元春是杜家五个子女中的唯一男丁,其父杜绍龄自由聪敏好学,但因战乱中断学业
将全部希望寄予杜元春,儿子在外考试,老人积劳成疾
临终时嘱托夫人先不要告诉学业未成的儿子......
http://s1/mw690/003V8YIvzy73GAmb1UQ50&690
据统计,在明清两代,小小的扬美镇就出了6个进士,4个举人,30多个贡生

http://s14/mw690/003V8YIvzy73GAsJ8eh6d&690
古街上的柱础石墩

http://s7/mw690/003V8YIvzy73GAsOR94b6&690
一户人家门前的标牌,分别是
美德之家,学习型家庭中心户,十星级文明户,门前三包责任牌,美丽江南星级评比

http://s14/mw690/003V8YIvzy73GAsU1pXcd&690
【明代民居】

http://s4/mw690/003V8YIvzy73GAt0a6D13&690
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http://s3/mw690/003V8YIvzy73GAt5yhke2&690
从大门前直到里屋,竖着七根柱子,因此又叫“七柱屋”
古镇尚存二十多间这样的古屋

http://s5/mw690/003V8YIvzy73GAtbtB264&690
【清代民居】
已有180年的历史

http://s3/mw690/003V8YIvzy73GAth1Qu82&690
大堂内的布置

http://s14/mw690/003V8YIvzy73GAtnxpP5d&690
木椅

http://s12/mw690/003V8YIvzy73GAtux1F4b&690
古街上的民居

http://s16/mw690/003V8YIvzy73GAtAJ0H0f&690
每一个临江的路口都有这样的柱础石墩

http://s10/mw690/003V8YIvzy73GAz5TJv69&690
【黄氏庄园】

http://s14/mw690/003V8YIvzy73GAzd4uhad&690
庄园的创建人是江西人,迁居扬美,经商发迹,建此庄园
至今已是第十代人

http://s11/mw690/003V8YIvzy73GAzlg5Iaa&690
庄园是古镇最大的建筑群

http://s5/mw690/003V8YIvzy73GAzskxS54&690
屋檐下的黑白绘画是南宁的古建特点之一

http://s10/mw690/003V8YIvzy73GAzLUQpc9&690
【杜氏宗祠】

上书“通乡士庶设立禁约永远碑记”
是关于商家市场规则的规定
可见千年古镇,商贾繁荣,民风淳朴,乡俗清明
内包黄土,外包青砖,冬暖夏凉

http://s14/mw690/003V8YIvzy73GAHsu170d&690
民居

http://s1/mw690/003V8YIvzy73GAHAJaM60&690
【牛车】

古镇上有专为游人提供的牛车
我问阿婆,牛鼻子不疼么?阿婆笑着说,牛习惯了

http://s3/mw690/003V8YIvzy73GAHHN3c62&690
【状元坊】

建于道光十年,已有200年的历史
先辈聪明过人,出过当地有名的酿酒师、木雕师、老中医,以及各种生产行当的师傅
堪称行业状元,村长赐名“状元坊”


【End】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