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国摄影秘史

(2015-09-25 16:05:31)
标签:

杂谈

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吃块猪肉都费劲的年代,照相那是一件相当稀罕的事,除了照相馆,只有新闻记者和干部家庭才可能有相机而且几乎全部来自国外。
http://ww1/large/d62005eejw1ewer0izsikj20dc0e7q5u.jpg你的家里是否也有这样的照片呢?灰衣灰裤、想笑又不敢笑的表情、破旧发黄的相纸,记下的却是祖辈有过的青春。蚂蚁未曾切身体验,却也唏嘘不已。

 

50年代,买一台国产照相机,需要120元,进口相机则需要数百元。但是,那时绝大多数人的工资只有三四十块,这还指的是有工作的城里人哦,一个月下来,这些钱基本上都用在生活上了,罕有余钱。如果谁要攒100多块,简直就是小财主。

http://ww4/large/d62005eejw1ewer19481yj20dc05imxx.jpg相机只是一方面,胶卷更是贵的离谱,摄影者轻易不敢按下快门。胶卷不但贵,而且不好买,洗印更是一件麻烦事儿,所以一般人照不起相。

http://ww2/large/d62005eejw1ewer1wjnjcj20da0b1gml.jpg暗房----也许多年以后,这个词终将被人们淡化然后遗忘。但是,这个神秘空间的确带给我们太多欢乐和回忆,对胶片摄影爱好者来说,尤其是不可或缺的圣地。

http://ww3/large/d62005eejw1ewer2oyrdrj20dc080dgk.jpg那年月,人们照相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拍结婚相、一种是拍全家福,大多是去照相馆。除此以外照相的非常少,带照相机逛公园的很少,背上单反去旅行还压根儿不存在。

http://ww3/large/d62005eejw1ewer37lmkyj20dc08s75v.jpg

 行将就木的照相馆

照相馆门前常常人满为患,节假日去合影,经常需要等几个小时。那时候拍照片也算得上一项奢侈活动,全家都要穿上最好的衣服。至于要不要化化妆,那个时候怎么化妆,蚂蚁可就不清楚了。

http://ww3/large/d62005eejw1ewer4d8qloj20dc059q3y.jpg

 那些年的艺术照~
至于家用相机基本上是进口的,或是华侨归国时带。“那时,如果挎一台相机到处拍照片,就会有敌特嫌疑,会找麻烦的。一次我在北海照相,就有人跟踪我,幸好我骑自行车,把那个人甩掉了。耄耋之年的何如先生(八一电影制片厂特效师)如是说。
http://ww2/large/d62005eejw1ewer63559yj20dc0ad0u6.jpg然而,中国人不会总甘心使用外国相机,1956年起,国家就开始不断仿制生产相机,让中国人逐渐可以用上自己生产的相机。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事情,也出现过曲折和失败。   

浓酒淡茶皆有情,下一期,蚂蚁将继续和你聊聊咱自己的相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