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银元罕见面世

近代机制币以其精湛的铸造工艺、丰富的品种以及浓厚的货币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中国钱币最热门的收藏板块,藏品 价值较十年前已是今非昔比 ,数倍翻升,珍稀品种于拍卖会的成交价屡创新高。一些热门机制币品种价格也居高不下,顶级机制币品种价格依旧坚挺,拍卖会中成交过百万的精品比比皆是。
1903年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库平七钱二分银币一枚,德国奥图·拜赫(Otto Beh, Esslingen)公司雕模试铸,是近代机制银币顶级珍品,具有不可估量的机制币收藏与货币史料价值;拍品镜面版底精铸,制作精美,边齿及马齿锐利,龙鳞满打,立体感极强,自然氧化形成轻薄包浆,版底无瑕,光可鉴人,品相完美至极,弥足珍贵。
黑龙江地处边陲,未设有造币厂,光绪年间所用银圆,皆以他省拨济之协饷银两交湖北改铸后流通市面。由于协饷数量少,该省流通银圆常不敷需求。1896-1900年间,黑龙江省曾多次奏请设局自造银圆,1900年5月,该省最终获准设局造币,委托舒勒与甘拿秘公司向德国奥图·拜赫(Otto Beh, Esslingen)公司进口造币机器与币模,1899年5月交付黑龙江省银币币模40只,然而受义和团运动的影响,黑龙江省设局造币一事终未实现,故所见寥寥无几,甚为珍罕。
“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是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十大名誉品之一,“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之所以名气大是由于他的历史性和珍稀性决定的。这玫钱币版面设计优雅,雕刻精良,但是,铸造量不多,所以存世极罕,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光绪八年(1882年)黑龙江省其实是边请,边干。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6月),在德国机器已经运到的情况下,黑龙江将军寿山才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5月)向朝廷奏文“黑龙江购到机器,自铸银元,以资流通。”1900年奏文已经与最初“协饷”的说法迥异。其实,届时全国已有至少21个造币厂,并有产品投入市场流通。嗣后,存有黑龙江七钱二分和三钱六分版的黄铜样币(见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银币图录》96页)。时间约在1896——1897年间。然后,黑龙江省又先后委托奉天、天津、安徽造币厂试铸了直径39毫米,重量在25.7克左右,楷书七钱二分银元。之后,又由鲁尔智.乔治签名试制了楷书黑龙江库平一两光绪元宝,直径约43-45毫米,重量在27.1-34.2克之间。(详见天津古籍出版社:《中国银元图集》。时约庚子之乱(1900年)前后。
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价值参考
目前黑龙江省造光绪元宝银元公开记录中仅见此一枚,铜元也仅仅出现两次分别为诚轩2014年全国春季拍卖会以201.25万成交,诚轩2007年全国春季拍卖会以99万成交,可见其珍贵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