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御制珐琅彩花鸟诗文纹碗

珐琅彩花鸟纹碗网址链接
杏迎春碗的构图在表达着春天的景色、色彩,线条,意境无一不体现宫廷画家才有的功底。杏花争相斗艳,柳树在迎着春风摆动,诉说着春天的来临。树上一对春燕在倾述各自的心事,一只正轻快的飞翔,寻找另一半的幸福;另一只正在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春燕与杏花相辅相成,动静之间结合,好一派春意盎然,跃然碗上。碗底下角奇石边的几支竹子有画龙点睛之意,寓意“竹报平安”。颜色与线条运用娴熟,笔法老道,树花在画家笔下活灵活现的呈现在眼前。
碗另一侧有诗云:“微风舒露脸,小雨湿烟须”。而“金成”,“旭映”的落款是雍正时期在珐琅彩中常用的印章款,诗旁见印。可谓诗书画印皆备。文雅之气油然而生。
经查,此诗为明嘉靖四十一年殿试状元申时行所作。全文为:“坊开裴墅锦,花发董林株,望欲迷琼苑,栽疑近白榆。微风舒露脸,小雨湿烟须,春意枝头闹,从教醉玉壶。”作者历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右侍郎,最高官职为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
此碗与台北故宫出版的《金成旭映》中所示底款,及修胎相吻合,底款为双框楷书“雍正御制”四字双行款,此款为专任写款的翰林院待诏戴临书写。
雍正的珐琅彩比较成熟,工艺上有所突破,彩料更为丰富。雍正时期有色地彩绘,但更多的采用了白地彩绘。白地彩绘能更好地突出珐琅彩釉的艳丽鲜亮。雍正珐琅彩纹饰多为山水、竹石、花鸟等景物,同时在绘画中配以相应的诗句,溶诗、书、画于一体,别有风味,显得更加高雅。雍正时期还盛行单色作画,如用胭脂红、深兰、墨彩……任选一色成画,颇有中国画风格。这是独创,特别靓丽。
雍正时期的款识也有两种方式,一为仿宋体,一为楷书体,均由四字组成外加双方匡,仿宋体是“雍正年制”,楷书体是“雍正御制”,只见兰科款。
乾隆的款识只有“乾隆年制”四字双方匡形一种,乾隆有兰料也有赫色料款。


前一篇:五彩描金母仪天下碗
后一篇:只有清代皇室才有的“珐琅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