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洋造34年29年

(2019-10-26 13:39:34)
  北洋造光绪29年
与其他光绪元宝差不多的是,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正面同样是满汉文书写的光绪元宝,上面是北洋造,下面是币值,左右是星饰,不同的是,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背面左面是阿拉伯数字29,意思是北洋造光绪29年铸造的,其他年份的则是显示其他年份的数字。这一点与清廷铸造的光绪元宝大不相同。

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的重量是26.6克左右,直径是39毫米,含银量在百分之八十左右。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的艺术价值和文物价值非常高,有一定的保值和升值潜力。最重要的是,近年来随着收藏投资热度的不断升温,光绪元宝市场走俏,无论是光绪年间的银元还是民国时期的银元,都有不错的市场行情。因此,绝大多数藏友都认为光绪元宝是一匹拥有不小潜力的黑马,值得投资。

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在内的所有光绪元宝,也与其本身价值有一定的关系。我们都知道,贵金属本来就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光绪元宝的材质为白银,收藏风险很小,而且中国人对于这种银光灿烂的东西都比较喜欢,因而即使是不投资,拿来欣赏也大有人在。更何况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的历史参考价值和文化内涵都深受现代人喜爱。
   除了以上原因之外,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的存世量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人都咂舌,想要问为什么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如此值钱,其实从其存世量就能看出一二。在收藏界中,物以稀为贵,越是稀少的古董文物,哪怕是现代物品,也是极珍贵,价值极高的。像第一套人民币,就因为收藏不易、数量极少而极为珍贵,市场价格都超过了百万、千万,而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的存世量很少,铸造量也不多。再加上后期民间有私自毁坏打造银饰的,因而能找到品相不错的北洋造光绪29年银元很少。
北洋34年银币
    清朝末年是一个风雨飘摇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东西都难以保存,导致后期存世量不多,不过,因为时间比较短,收藏比较容易,价格还算不错,因而清朝也是一个比较受古钱币爱好者喜爱的一个朝代。北洋34年银币是光绪34年铸造的一种钱币,为北洋政府所发行,数量不多,价值不低。

北洋34概要的分,可以分为三大类,每一类都蕴含一定的历史意义。

  第一类是:北洋34小字版,改版继承的是33年的模具,仅仅是改了年号而已。属于33年向34年的过渡版,该版的修模版极多,其中名誉品卷三锚四就来自这一时期。34年小字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30%。

  第二类:北洋34长尾龙大字版,该版龙大气,深峻,把北洋龙的恢弘之美体现的淋漓尽致,铸造数量最大,是北洋34年的主版,约占北洋造34年60%左右。

  第三类:北洋34短尾龙。该版是长尾龙的修模版,民国三年(1914年)二月,颁布《国币条例》十三条,决定实行银本位制度。新币铸行前,财政部发文,仍以北洋造34年光绪元宝为主,但版别改为短尾大字版,该版数量约占北洋造34年10%。

但是事实上,在普通人眼中看来,这个34年大小并无差异,所以要想辨别,还是要看龙。

北洋造34年光绪元宝,直径3.9cm,重24.6g,品相较好,图文清晰,纹理细腻,十分精美。钱币正面珠圈内铸“光绪元宝”四字,珠圈外上环“北洋造”,下环“库平七钱二分”。字体端庄整洁,挺拔俊秀。钱币背面中心为蟠龙图案,纹理清晰,线条优美,龙麟细腻,定睛一看犹如一幅翱翔天际的神龙油画,瑰丽无比,无比震撼,让人无不叹为观止。蟠龙图四周有英文环绕,可见清朝当时又有西方文化渗入,折射出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现象,独具历史价值。

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

   在1899年,清政府想收回北洋造币厂的铸币权,后经荣禄等大臣保奏,方使北洋铸币厂保留了下来。几经周折,北洋铸币厂所铸造的光绪元宝为数不多,流通于世的相对其他元宝的数量也较少,随着时光的流逝,北洋造的光绪元宝也大量的遗失。仅存于世的相对稀缺,众所周知,古玩文物以稀为贵。所以,北洋造光绪元宝具有极大的收藏与鉴赏价值。

北洋“光绪元宝”库平一两银币,光绪三十三年北洋银元局铸造,由于“库平一两”银币在实际流通中与当时通行的壹圆流通币(重库平七钱二分)兑换不方便,所以没有能够正式推广行用,仅有铸额极少的一两银币进入流通领域。银币正面中央珠圈内镌“光绪元宝”四个字,珠圈外上方镌满文四字,由左至右读作“光绪元宝”,背面龙图与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户部铸造的一两银币龙图相似;1907年北洋(直隶)铸币,仅试铸未发行,是北洋系列铸币最为珍贵的品种,极为难得,本币为清朝政府委托国外铸造的一枚样币,称为委外币极罕见.

北洋造34年29年

北洋造34年29年

北洋造34年29年

北洋造34年29年
北洋造34年29年

北洋造34年29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