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治重宝当千、顺治元宝当千

(2019-09-08 12:56:10)

公元1644年,清军攻入关内,清 爱新觉罗·福临 至北京,即皇帝位,改元顺治,成为清世祖。在北京设铸钱局铸钱,于工部、户部开设 宝源局 、 宝泉局 ,后随着天下统一,在各地开钱局,并铸“顺冶重宝”。在清军刚入关时,允许明钱流通,但不久即严禁使用明钱及其它古钱,独行清钱。顺治年间对 制钱 成分有明确规定,即铜七成,白铅(锌)三成,为合金,称之为“黄铜”,一千铜钱称为一串,年铸一万二千串称为一卯即每开一期的额定数称为“正卯”,正卯以后凡有加铸数称为“加卯”。 

 顺治重宝为清朝钱币,铸于世祖顺治年间(1644年~1661年)。顺治重宝是清朝入关后正式铸行的第一种制钱,面文“顺治重宝”,钱文宋体、均为对读;多为黄铜质,有极少数为青铜;钱体趋于扁平,钱缘宽阔。顺治重宝主要为小平钱,少数折二、折十大钱,按背文变化和铸行阶段可分为五式。早期顺治钱保留了明朝制钱工艺,使其版式具有明显的明朝钱币特征,而后期彻底从明朝制钱体系中脱离出来,建立了独有的清代制钱风格。 “顺治五式”在明清钱币演化中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顺治重宝当千雕母钱据资料记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发展迅猛,并在江苏南京建都,此时清赖以铸钱之用的滇铜(云南省出产的铜料),因道路阻断而无法运进北京。一方面是起义急需大量的军饷开销,一方面是铸钱的原材料告缺,给清造成了严重的财政困难,终迫使清自咸丰三年开始发行纸币和改铸大钱来弥补财政亏空。

“顺治重宝当千”铜币,直径:58.4mm;重量:80.6g。正面为隶书“顺治重宝”四字。背书当千,满汉文:宝泉局。纹饰线条粗细均匀,笔画堪畅自然,层次感强,视觉效果好,钱文清秀俊逸,浮雕感明显,可见匠师的雕刻工艺十分高超。藏品采用上乘贵金属银材质精制而成,银光灿烂,图案考究,外观造型美观,质感甚佳。整币整体设计古朴却不失高贵,简洁却不失别致,落落大方,十分精美。其铸造精美,品相完好,没有太多磨损,包浆醇厚。

顺治元宝当千该币为机铸版,包浆自然天成,“当千”为稀有版别,极具收藏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