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利用“贩卖儿童判死刑”刷屏营销者良心已坏死

(2015-06-19 15:42:49)
标签:

社会文化生态

心灵雾霾

人贩死刑

群氓宣泄

刷屏营销骗术

 http://s5/mw690/003UOe5Jzy6TbF44aWw94&690

  【楚桐焦点评论】为了营销,为了赚钱,无所不用其极,煽动、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激起“群氓心理”,这类人已经完全没有了良心道德。而我们当今社会中,这类良心已坏死的人还特别多。最近,就有人利用“贩卖儿童判死刑”刷屏营销。此类事件看似并无大害,实际上却影响社会风气,能造成极恶劣的影响。因为其从出发点到其所用手段,都有忽悠行骗的性质,究其实质就是一种丧失良心的骗术营销。

  从前天开始,“支持贩卖儿童应判死刑”的网帖通过微信朋友圈热传,后传至微博。该网帖标题为《贩卖妇女儿童,应判死刑!》,正文是“来自xx(地区)的xxx(姓名)做出了承诺,我坚持建议国家改变贩卖儿童的法律,我坚持卖孩子的判死刑,卖孩子的判无期!偷孩子的判死刑!”后面显示签名者的总数。文末写着“感谢xx网友情支持”,若点击这句话,会被引入某网站的会员注册页面。还有部分网友将该帖截图,同时配上自己的评论进行发布。新浪微博上,不少明星的账号也对此截图转发,以示支持。

  有网友发现,点进网帖后是一家网站的会员注册页面,质疑系该网营销手段。昨天下午,涉事网站承认该事件系该公司个别员工未经批准擅自启动的营销行为,称已决定将私自启动该行为的员工开除。

  从公司态度和处理信息来看,似乎真是该公司员工个人行为。但是,即使是员工个人行为,又为何会在公司营销层面发生?这家公司也免不了推脱责任之嫌。但我们今天并非想“追究该公司责任”,而是想通过此事向大家作个提醒,应该警醒五花八门的各种骗术营销。

  西北民族大学新闻学从事大众传播心理学的副教授卢毅刚称,该帖触动人的敏感情绪、形成情感波动,人们需要通过宣泄、表达、转发该帖来完成情绪平复,形成大规模的网络行动。

  所幸的是,这次大规模的网络行动还还没有直接造成不良后果。但是,通过类似的不负责任的敏感情绪触动,煽动网民情绪,形成大规模网络行动,有可能再进而转化为线下的群体性过激行为,并有可能转化为群体性事件。如果此种风气一旦形成,那种不良后果只怕是难以控制。

  当初发帖营销者,根本就不去考虑煽动网民情绪可能造成的后果,能忽悠就忽悠,能骗就骗,罔顾良心道德,更应该在道德层面上受到谴责。

  我们当今社会,为了营销、赚钱、发横财而不择手段的现象层出不穷,像张悟本事件、央视曝光的“大实话”忽悠榨干大妈养老钱的销事件、“关键词”骗局等等。这些网络骗局营销泛滥成灾,“会忽悠的成大师,有实学的无人问;郭美美一夜二十万,好女人只能天天炒冷饭”,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让我们共同抵制这种不正之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