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通江钱氏先祖迁居海虞“奚浦”之考略

河南钱镠研究会
四川通江钱氏先祖
迁居海虞“奚浦”之考略
钱炯
四川通江(泥溪堂)钱氏,属吴越钱氏,武肃王后裔,奉吴越国王·武肃王镠公为一世祖,吴越国王·文穆王元瓘公为二世祖,吴越国王·忠懿王弘俶公为三世祖,文僖公·思王惟演公为四世祖,冀国公暄公为五世祖,会稽郡王·驸马都尉景臻公为六世祖,荣国公忱公为七世祖,正议大夫端仁公为八世祖,中散大夫符公为九世祖,奉议郎扬祖公为十世祖,通州知府迈公为十一世祖,承事郎元孙公为十二世祖、迁海虞奚浦之始祖。
海虞奚浦,一个自然村落,位于今张家港市塘桥镇北部,形成于宋末元初,距今700余年。元朝隶属平江路常熟州管辖。明朝隶属苏州府常熟县管辖。清朝隶属江苏省苏州府常熟县管辖。新中国成立初隶属常熟县鹿苑乡管辖。1962年成立沙洲县,隶属沙洲县鹿苑人民公社六大队管辖。1983年撤人民公社和大队建置,隶属沙洲县鹿苑乡奚浦村管辖。1986年撤沙洲县建置,成立张家港市,隶属张家港市鹿苑镇奚浦村管辖。2003年,鹿苑镇并入塘桥镇、奚浦村并入巨桥村,隶属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巨桥村管辖至今。
海虞奚浦诸多钱氏家谱,如明钱岱《钱氏世系图》、清钱谦益《钱氏家乘》、民国钱昌运《海虞禄园钱氏振鹿公支世谱》都有记载:吴越钱氏十一世迈公于南宋咸淳、德祐年间从台州赴通州任职知府,元孙公为迈公长子,随父到通州。
迈公,宋淳熙六年(1179年)九月初九日出生于台州临海,字伯高,子六,元孙、思孙(官拜迪功郎,居苏州阊门)、幰孙、弈孙、文孙、诒孙。宋宝祐六年(1258年)二月十三日卒于通州知州任上。随后,元孙公继任通州知州。
时正值宋元易代之际,元兵南下,危及通州,元孙公欲带家人回归台州临海,乱兵塞途,实属难以成行,只好从通州渡江,自福山登岸,来到海虞奚浦,定居于此,遂成为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迁海虞奚浦之始祖。
十二世祖元孙公,宋庆元二年(1196年)七月十五日出生于台州临海,行千一,称千一公,字亨父,宋宝祐六年(1258年)二月以父卒继通州府事,官拜承事郎。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六月初三日卒于奚浦,墓与配张氏合葬于原奚浦西南三千里茔主穴,世称东古坟。子三,绮、绂、绅。
十三世祖绮公,行十五,字俱佚,宋嘉定十一年(1218年)十月二十七日出生于台州临海,耕读为业,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三月二十二日卒于奚浦,墓与配刘氏合葬于原奚浦西南三千里茔昭穴。子一,渚。
十四世祖渚公,字以清,宋端平三年(1236年)八月十七日出生于奚浦,恬静寡营,隐居不仕,元至大三年(1309年)六月初八日卒于奚浦,墓与配季氏合葬于原奚浦西南三千里茔穆穴,子一,煜。
十五世祖·元大都主司都事煜公,字文明,宋淳祐十二年(1252年)五月初五日出生于奚浦,仕元大都主司都事,元至顺元年(1330年)四月二十八日卒于奚浦,墓与配康氏合葬于原奚浦西南三千里茔次昭穴。子一,昌宗。
十六世祖·承事郎昌宗公,字通宝,宋咸淳六年(1270年)十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奚浦,家业殷富,气侠立名。至正中盗起,江淮民间奔避,昌宗公戒闾左勿动,捐仓练丁勇拒之,乡井顿安,朝庭知后,为表彰其功绩,补官承事郎。性好宾客,赈饥恤贫,多行阴德。元至正元年(1341年)九月初三日卒于奚浦。墓与配周氏合葬于原奚浦西南三千里茔次穆穴。子四,贤、镛(禄园支祖)、珍(玺)、缗。
因族大地狭,次子镛公迁居海虞禄园(亦称鹿园、鹿苑,今替属于张家港市塘桥镇管辖,距奚浦1.5公里左右,县境西北部、长江入奚浦港口处),为禄园支祖。三子珍(玺)公留居奚浦,为奚浦支祖。
元初,元孙公迁居时的奚浦,交通便捷,有衢通镇,地处江滨,宜于农渔,风景优美。吴越钱氏二十五世孙·奚浦支钱谦益(明万历三十八年进士,翰林院编修,浙江乡试大主考,詹事府,礼部侍郎,东林党领袖之一,南明弘光朝廷礼部尚书,清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明史》馆副总裁)在《钱氏家乘》中描述其景象为:“奚浦镇故南沙县地,前临奚浦塘,后负大江。塘蜿蜒北向,环绕若襟带,……塘东通福山,西则毘陵之江阴。地宜稌菽,旁多罟户。川陆坟衍,兵燹罕及。千一公自福山南渡,相其风土深厚,胥宇于兹。”“旧宅在奚浦西,前衢通镇,沿衢有溪,溪上植柳,水汨汨引潮汐经其前,以入于海,东贯以桥。”。
自元孙公在奚浦奠基经营,历经元孙、绮、渚、煜、昌宗“五世”而家声大振。
十七世祖·元都官珍(玺)公,字时用,称时用公,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十月初十日出生于奚浦,官拜元都官,任职吴西南昌府,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九月二十一日卒,临终戒子曰:读书积善,天不亏人。墓与府君顾氏合葬于原奚浦赵麻园茔主穴,称西古坟。子四,友安、友虎、友仁、友义,家益大起。
十八世祖·元通判友义公,字子华,元至正六年(1346年)十月初一日出生于奚浦,任职于吴西南昌府(今江西南昌)通判,明永乐十五年(1414年)二月十七日卒,墓与夫人龚氏合葬于原奚浦赵麻园茔穆穴,子五,广(字伯广)、宽(字理容,号柳溪)、洪(字理平,号竹深)、江(四川通江泥溪堂钱氏之嫡祖)、渤等。广、宽、洪3人在奚浦置市,开发商业,浚浦筑桥,造屋数千,旗亭林立,使奚浦成为海虞巨镇。
十九世洪公晜孙·清大文学家钱谦益在《钱氏家乘》里对此详加记述:“祥五府君有子……,长广,次柳溪、竹深二府君也。广字伯广,少有才气,饶心计。相度浦上土疆沃衍,舟舆交会,可以置市。与其二弟谋割浦地三之,竹深先浚奚浦,甃石为广利桥,廛屋数千,氓旅集居,贸布丝鱼盐蜃蛤百物者辈,以数十万计。起家数千金、藏镪千石者,以数十计。海舶江樯,日过宿其下。旗亭列禭,殷然为邑巨镇。三家竞修第宅,伯广宅重厦广竣,翼以荣序,斋房砥室,妍丽如图画,郡邑甲第弗如也。浦上通商置市,经营规划,皆本伯广。”
自清代以后,因沙洲积浊,奚浦口外逐渐淤塞,鱼市冷落,商贸日趋萧条,奚浦成为一般村落。
《重修常昭合志》卷二《疆域志》据明弘治年间桑瑜所纂《常熟县志》称:“旧有奚浦市,去县四十里,明正统间居民钱氏所创。北通大江,饶鱼盐之利,今废。”后来,奚浦作为商市逐渐衰落,何年何时衰落,不得而知。清康熙时人钱陆灿在《调运斋集》中叹道:“先奚浦墅最盛,古老相传南市口北店巷,人居攒簇,渔盐辐辏,鹿园不如也。不知何年,奚浦市废。”
明弘治年间桑瑜《常熟县志》所言“奚浦市……今废”,可知至迟在明弘治年间奚浦已废市,丧失农商繁荣的集镇景象。
2021年5月初,张家港俊华、永飞、惠祥、尧华等宗亲策划和召集,我与同属十八世祖·元通判友义公后裔的江西南昌的萃可、顶樵、寿根、仁旺、顶桂,江苏滨海的咸国、卫东、宣兵,江苏亭湖的钱松等宗亲,相聚祖籍,溯源历史,共同汇审我编著的《四川通江(泥溪堂)吴越钱氏历史溯源》和《四川通江(泥溪堂)吴越钱氏世系册》两本史料期间,专访了先祖重要迁居和发迹之地奚浦。奚浦今仍在,地处江边,确是钱谦益所言“后负大江”。只是数百年江沙淤积,长江现已退至远处。
奚浦所在的巨桥村,以创办乡村工业而起步,现已成为全国首批亿元村而名扬大江南北。
今天的奚浦,这一古老传统村落,随着乡村振兴推进,融入美丽乡村行列,呈现“绿树村边合,奚浦碧水流”的美景。
现今,十八世祖·元通判友义公之子广、宽、洪、江、渤,其后裔自奚浦分支之后,遍布全国各地。
目前,已有史料考证,长子广公后裔主要分布于江苏张家港、江苏滨海、江苏盐诚等地区,次子宽公后裔主要分布于江苏张家港、江苏滨海、江苏亭湖等地区,三子洪公后裔主要分布于江西南昌、江苏常熟、江西丰城等地区,四子江公后裔主要分布于秦州巩昌府、四川通江等地区,渤公后裔迁徙之地尚待考证。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嫡祖江公,祖籍奚浦,出生吴西南昌府,迁秦州巩昌府柿子川黎坪,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十九世祖、迁秦州巩昌府柿子川黎坪之始祖,子:藻。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二十世祖藻公,出生于秦州巩昌府柿子川黎坪,配景氏,子二,均寿、永寿。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二十一世祖永寿公,子八,虞、宽、太、庚、铠、信、智、宪。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二十二世祖智公,云南布政,子十一,文贤、士贤、进贤、应贤、玉贤、思贤、有贤、养贤、桂贤、明贤、甫。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二十三世祖明贤公,子二,仕禄、仕荣。甫公,子一,朝。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二十四世祖仕荣公,子三,馥堂、明堂、国堂。锡公,子三,恺、镇、锡。
大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二十五世祖于秦州巩昌府柿子川黎坪入川,国堂公为迁居四川通江安仁里西坡之始祖,锡公、文公、武公、弘志公等为迁居四川通江铁溪钱家山之始祖。
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祖籍临安,分支奚浦,入川通江530余年,已繁衍传承至吴越钱氏四十三世。
祝福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祖籍奚浦:人杰地灵,繁荣昌盛、鹏程万里,日新月异!
祝福吴越钱氏四川通江(泥溪堂)支祖籍奚浦的亲人:吉祥安康,幸福美满,万事如意,人才辈出!
奚浦的明天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