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鼓楼

标签:
陕西西安明清建筑鼓楼 |
分类: 秦川大地 |
明代的西安城周长11.9千米,面积8.7平方千米,鼓楼地处西安城中部偏西南,为使鼓声能传遍全城,就必须建造高楼,设置大鼓。明、清两代,鼓楼周围大多是陕西行省、西安府署的各级衙门,这些衙门办公和四周的居民生活都离不开鼓声,鼓声亦成为当时人们最熟悉的声音。咸宁名儒李允宽所书写的“声闻于天”的匾额,画龙点睛,说明了鼓楼的实际意义。楼内设有楼梯,登临楼上,凭栏便能眺望全城景色。西安鼓楼是城内明清建筑物的主要标志和代表之一。
鼓楼为梁架式木结构楼阁建筑,上下两层,重檐三层,鼓楼的构造技术在应用了唐朝风格、宋代建筑法则的基础上又有了不少的创新,全楼结构无一铁钉,楼檐和平座都使用了斗拱原理,外观楼体古雅熊健,富有民族特色。
鼓楼最令人称道的是时长半个小时的“编钟”表演,一共三只曲目,曲声悠扬,感觉三十元的门票看一场“编钟”表演真的值了。
在鼓楼上远眺钟楼
前一篇:被低估的博物馆--西安碑林博物馆
后一篇:漫步在古城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