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化的马路—绍兴路(一)

标签:
最文化绍兴路 |
分类: 慢游上海 |
正如他的名字,上海的绍兴路让人想起孕育吴越文化并且飘着书香的绍兴,闹中取静的绍兴路曾经是法租界的住宅街。曾用名爱麦虞限路,是意大利国王的名字。一战期间,法意同盟,便有了这路名。不到500米左右的小街,十来分钟就能走完。没有公交车,只有大片的梧桐树和两边法式西班牙式的小楼。绍兴路不论曾经还是现在,都飘着浓浓的书香,是条闻名遐迩的文化街。
绍兴路瑞金路口的街角咖啡店
那么短的小街,却藏着好几家著名的出版社。上海版权局,音像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不单单是来看看出版社们的历史往昔,体会上海出版界的起伏风云,来这里你还能饱览漂亮的建筑,感受上海百年的艺术品位。那一栋栋小楼不仅里里外外巧夺天工,还述说着很多老上海的故事。
绍兴路5号新闻出版局,这是一幢淡黄色的,略带弧形的建筑。建筑平面结合地形作V形布置。其凸出面沿街,凹进面临庭院。解放以前房子的主人是南市电力公司老板朱季琳,因为是办公场所,不能入内。
绍兴路15号,音像出版社
绍兴路74号,曾是张群的公馆,现在是上海文艺出版社,故事会文化传媒
摄影家尔冬强开的汉源书店,现在几乎成了绍兴路的标志,这里也曾是张国荣到了上海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一杯咖啡一本好书,在这里就可以消磨掉整个下午的时间。
维也纳咖啡馆,这里是上海唯一的奥地利式餐馆,能喝到维也纳最流行的维也纳美兰奇(Vienna
Melange)咖啡,这家咖啡馆恐怕仍然是上海最接近奥地利的地方了。三十年代,曾经有人把犹太人聚集的霍山路地区称作“小维也纳”,如果放到今天,他们或许会选择这里。但门面实在太小,很容易错过。
已经关门歇业的抽象度画廊
位于绍兴路9号的上海昆剧团,该建筑建于上世纪30年代,为三层楼现代建筑,外部形态并不张扬,而内部则显露出典型的装饰艺术特征。昆剧院里面的舞台就叫兰馨舞台,周末,兰馨舞台常常会举办热爱昆剧的票友的聚会。
文元坊,许多表现老上海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都喜欢到这里来取外景,建筑的外立面都是红色砖墙,这在上海的弄堂中蛮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