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家:精神上击垮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是,让其自我否定

标签:
杂谈 |
第一心理 | 个体心理学专栏第九讲本文选自【第一心理】付费心理课程《个体心理学2:追求优越的自卑者》。以下是本章内容摘要:精神上击垮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心理防御机制论;精神控制如何转变为摧毁。欢迎关注百家号第一心理,购买专栏,寻找属于你的心理解析。
本专栏将以A.阿德勒的精神分析心理学为理论体系,对个体进行深度剖析,主要内容涉及:自卑感、补偿心理、创造性自我、社会意识……
“所有动物一律平等,但有些动物比其他动物,更加平等。”这句话出自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创作的《动物庄园》。
这本书唯一值得肯定的是:如果动物们仍然不对革命做清醒的反思,如果他们仍然选择放弃自己的理智而委身于所谓的“救世主”,那么,苦难将被延续,历史将再一次带着可怕的似曾相识感,在这片土地上重演。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H.Maslow)认为,人类一切行为的动机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要,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
在他看来,人们获得内心欢愉是自我对理想和抱负的实现,人一旦达到了超越自我的状态、拥有了在意的东西,个体就会出现一种高峰体验,这种高峰体验可以给人快乐、自信。
相对应的,摧毁其最在意的东西,让其自己否定自己是击垮一个人最有效的方式。这个过程中营造的心理落差,可以让个体产生自己一无是处、是个废物的幻觉,并因此惶惶不可终日,久而久之自信心将完全被摧毁。
正所谓“杀人诛心”,只有摧毁一个人的精神才能算真正打败一个人,仅仅在肉体上打败一个人算不得本事。
人言可以杀人
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提到过,“人在本性上,是一个社会性的动物。”
人们构建现实,喜欢用自己的理论去解释他人的行为,使一切处于一个自己可以理解的世界中,并根据自己的看法对他人的行为做出反应。
其实,从本质上看,这是一个精神控制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