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如何让得势的人帮你?一味讨好肯定吃亏,这招一用就灵

标签:
杂谈 |
阅读提示:本专栏是一个系列,讲述曾国藩如何运用驭人术,一步步走上权力巅峰的全过程。没有高深的理论,只有曾国藩曾经使用过的方法。建议从第一章看起,以全面了解曾国藩的驭人术。
如何驾驭得势的人?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方法。从晚清名臣曾国藩的经验来看,要想让得势的人帮你,一味讨好肯定吃亏,但只要记住“顺从”这两个字,可让对方无条件帮你。
这里要特别提醒,“顺从”不是卑躬屈膝,不是无条件顺从,否则,你就变成奴才了,不仅驾驭不了得势的人,甚至连你周围的朋友都会看不起你,从而疏远你。
这是一招通用的方法,而且,一用就灵,但前提是必须掌握其中的运作技巧。为了让大家能直观了解,我们通过曾国藩驾驭权臣肃顺的案例来说明。

曾国藩在朝中能成为礼、兵、刑、工、吏部五部侍郎,后来又成为两江总督,如果没有肃顺的鼎力保举,咸丰皇帝根本不会对他如此重用。
了解晚清历史的人都知道肃顺这个人。
肃顺的全名是爱新觉罗·肃顺,满洲镶蓝旗人,宗室成员,是郑亲王端华的弟弟。正是因为肃顺得势后权倾天下,后来才被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而诛杀。
曾国藩为官有一个原则,就是不攀附权贵,可他为何能驾驭肃顺呢?这正是曾国藩的智慧之处。
曾国藩认识肃顺的时间是道光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
当时的曾国藩33岁,是翰林院一名从五品侍讲,而肃顺仅27岁,爵位是三等辅国将军,授散秩大臣、奉宸苑卿,权力非常大,负责管理紫禁城内的侍卫,以及紫禁城外的护军。因此,常常陪伴在皇上身边,是道光皇帝身边的大红人。

不过,肃顺一直在紫禁城负责皇帝和整个皇宫的安全,处于幕后,因此,曾国藩即使要想结识肃顺,也根本找不到机会。但曾国藩是一个善于抓机会的人,这一年,他有一个机会和肃顺间接认识。
这一年,曾国藩被道光皇帝委以重任,钦命他为四川乡试正主考,并沿途秘密考察民情吏治。而肃顺按照道光皇帝的命令,给曾国藩派遣了两名心腹御前侍卫。曾国藩利用这两名御前侍卫,从而和肃顺有了来往。
下面,我们就一一介绍曾国藩如何运用“顺从”这招驾驭人的方式,让肃顺无条件帮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