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误区1:麻醉药品宜在疼痛剧烈时使用
临床实践证明,及时、按时使用镇痛药,不仅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而且可用镇痛强度低的药物,使用最小剂量。如果等到疼痛剧烈时才使用镇痛药,或长期不用镇痛药,患者就会遭受更多疼痛折磨,甚至出现难治性疼痛。因此,不宜等到疼痛剧烈时才使用镇痛药。
误区2:能使疼痛部分缓解即可
医学解释:缓解疼痛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的关键,
误区3:只宜对晚期癌症患者使用最大耐受量
药理实验提示
误区4:阿片类药出现不良反应就应及时停用
临床实践证明,阿片类药的不良反应除便秘外
误区5:阿片类药一旦使用就无法停药
在医疗实践中,只要癌症患者疼痛病因得到控制、疼痛消除,随时可以停用阿片类镇痛药。当吗啡日用量为
误区6:阿片类药不能用于肺癌患者
这种误区原因在于阿片类药具有呼吸抑制的副作用。实际上,肺部疾病引起的呼吸困难是外周性病变即肺部病变所致,而阿片类药引起的呼吸抑制是对呼吸中枢抑制的副作用所致。阿片类药本身不加重肺部病变。同时,阿片类药对呼吸中枢抑制的副作用,一般仅发生在用药过量时或肾功能不全导致药物蓄积时。
误区7:阿片类药用于癌症患者就是安乐死
对癌痛患者使用阿片类药进行镇痛治疗
误区8:阿片类药长期使用会产生精神依赖性
临床实践中
癌痛用吗啡治疗有无剂量限制?
吗啡的用量应由医师根据病情需要与患者的耐受能力决定,不受其剂量的限制,因此,只要疼痛控制不完全,就可以增加剂量,直至达到完全无痛。因耐受性的产生,吗啡的副作用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应特别强调,吗啡剂量的无限,是在逐渐增量的基础上,若突然大量,也会产生呼吸抑制而致死。
总之,治疗疼痛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安全的,不必顾虑药物耐受和成瘾性。应让自己在无痛中享受生活,提高个人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