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场学历受到歧视,该怎么办?

标签:
教育聚商圈企业升级企业转型娱乐 |
很多公司对学历的要求特别严格,不管是招聘,还是晋升,好像永远都对那些 985、211 的人敞开,像我们这些非名校毕业,只有大专学历的人,在那些名校生面前,一下就被比的一无是处了,有的时候连门槛都跨不进去。该怎么办?
尽管国家就业促进法有规定:“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向劳动者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的就业条件,不得实施就业歧视”。
但是学历情结还是广泛存在着,一些用人单位人为地设置“第一学历”门槛,对求职者进行不科学的评价和不合理筛选。
无论是普通院校,还是重点院校,第一学历反映的只是中学通识教育的结果。人的一生是动态发展的,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仅以通识教育的结果来评价一个人,就显得太草率了。
但是有些社会现象的改变,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那么,在现实的招聘环境下,如果学历歧视是事实,我们能做点什么呢?
1、在既定事实情况下,先调整自己的目标。
一些体制内单位或大型企业招聘特别强调学历,而一些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以及中小型企业等则比较注重毕业生的专业能力,这是由于两者的体制背景不同造成的。
如果受限于学历,不能进入目标单位的话,不妨调整一下求职目标也是不错的选择。路走不通,不一定要死磕,有时候可以转弯,调整求职目标,找到匹配的单位,兴许也能出现转机。
2、从整个职业生涯来看,我们最终评价一个人是靠他的综合能力,务必打造自己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
能力是啥?能力是一个人完成一项目标或者任务所体现出来的综合素质。
这种综合素质总是和人的实践相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可以通过勤奋和努力获得。
我们看到不少学历不高的人,并无什么纸片,通过后天的努力,但在其专业领域最终从“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博士后后后也无法拦住和定义他们。
我以前有个同事,是某个领域方面的专家。他的第一学历也只是大专,但他非常喜欢钻研技术,后来成为公司这方面领域的技术负责人,他手下不乏重点大学的毕业生。
我也一直关注他的动向。他不但技术水平过硬,在实践中也被证明管理能力不错,后来成了公司的总经理,再后来成为集团高层。
工作能力出色,即便学历差点,也不会被埋没。这里,我们可以结合阶段性的职业发展目标,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
根据职业发展任务,我们可以把职业生涯划分为三个阶段:生存期,发展期,事业期。
生存期的任务是养活自己;发展期的任务是在现实中获取更多的能力和资源,为自我实现做准备;事业期的任务是全力奔向自己的天命所在。
想一想,你现在处于哪个生涯阶段?要完成这个阶段任务需要具备哪些技能?不断地去完善这些技能,你就拥有了核心竞争力。
3、想要职场持续发展,一定要有自我持续成长的警觉性和行动力。
最后,学历并不是人才成长的唯一路径,但考虑到未来职场想要持续发展,就不能舒服的躺在过往的成绩上,一定要有自我持续成长的警觉性和行动力。
除了不断精进综合能力外,有机会还是要继续提升学历,要不然,你连同台竞争的门票都拿不到。
“学历到底意味着什么”,大家对比无数的案例和统计数据,就可以得出了一个结论,那就是:
学历绝不会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但却足以决定一个人未来有多少种可以“主动选择”的机会。
一本书,一门课。“壹创新商学”成长书课,每日分享商学、职场小知识,三亿职场人士的共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