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文阅读,三春时节鸟声稠

(2022-04-12 09:33:27)

 【美文悦读】三春时节鸟声稠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卓然


https://p1.itc.cn/images01/20220403/531842dc1bf447d3b31ea333afa95b50.jpeg四川省德阳市双东镇凯江河畔菜花黄。尹文忠摄

又是三春时节,村里的鸟儿又该高唱它们最热烈的季歌了。

乡村三春是诗,是画,是辛弃疾的《鹧鸪天》: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读辛弃疾的词,感觉就是在读乡村三春。

其实,乡村三春也是一座金色的音乐厅。听众或站在老槐树底下,或站在离辘轳不远的柿树荫里,看柿花噗噗落地,看杏花细细飘风,听曼妙歌声,听好鸟唱好音。

乡村的鸟儿一年四季无不欢歌,而三春鸟儿的歌声更婉转,更清脆,更清新,更清纯。如“河水清且涟猗”,也如“零露漙兮……清扬婉兮”“零露瀼瀼……婉如清扬”……

乡村鸟儿多,也如江东子弟,劣衿少,才俊多。诸如啄木鸟、杜鹃、黄莺、喜鹊、燕子、麻雀、鸽子、布谷鸟、红嘴鸦、铁棒槌、灰喜鹊、雉鸡、石鸡……

人们听着鸟儿的歌声,也不忘抬头看看老墙上那些文字:《万花灯》《节节高》《慢流》《大泣颜回》《柳春景》《葡萄架》《收江南》《大开门》《小开门》《红绣针》《石榴花》……其中还有一阕《忆江南》,似乎并不合辙,也缺了字,试着补上去,大概是这样的:

水龙吟,尽在藿谷洞。青鼓下山闹端阳,五马驮来五福荣。打雁风入松。

醉太平,踏青小桃红。柳春景好戏牡丹,紧流慢流不相同。招军武夜城。

字写得并不整齐,也不是一个人写的,也不是一个时代写的。有用墨写的,有用木炭写的,也有用红土或老石灰写的,什么字体都有,说是字,又像是画,水墨一样,浓的,淡的,像雾,又像烟。把一堵堵老墙弄得越发古老、苍凉,任春风刮来刮去,却总是那么安静。外路人经过小镇,总要驻足看看,却又看不明白。真不知道前头走的那些人都想些什么,总是奇奇怪怪的。

和哥说,老墙上那些文字,都是乡村音乐会的曲牌,都是前人记忆中的往事。往事既然不可以淡忘,就把岁月的痕迹涂抹到大墙上,成为乡村一代人又一代人的心灵背景。

和哥说,鸟儿的歌声,无论在记忆中,还是在现场,都永远那么好听。清晨,你连窗户也不用推开,清脆的鸟声便会飞到屋子里来。傍晚,对着夕阳,隔着帘儿,几声鸟鸣,会带你进入安谧悄静的黄昏。

和哥是我的邻居,一个乡村文化人。

和哥说,鸟儿是三春最好的歌手,它们善于独唱,善于对唱,善于大合唱,更善于多重唱,即所谓百鸟争春。鸟儿的歌唱驱散了乡村生活的黯淡、愁苦和寂寥,给如常的日月增添了层层生机和光辉。正如古人说的:“三春桃李本无言,苦被残阳鸟雀喧”。

乡村如果没有音乐,没有鸟声,亦如“披褐守长夜”。

从古至今,乡村人对音乐情深,对鸟儿情深。他们把那些曲牌写在藿谷洞的大墙上,以拙涩的文字小心翼翼地给予保护,他们用善良与米粒儿保护会唱歌的鸟儿。过年过节,人们总要往房坡上扔些馍块什么的给鸟儿;在地头吃饭的时候,不管桶里的饭菜够不够吃,也要撒一些给鸟儿;下柿子、打枣儿,也一定要在树上星星点点留几个给鸟儿;收获谷子的时候,留下几个谷穗给越冬的鸟儿;冬季下雪的时候,人们都会抓一把红高粱或者金黄的谷米,撒在楼窗口的窗台上,盼着饥寒中的鸟儿快快来……

“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望母归。”乡村人以悲悯的情怀,保护会唱歌的鸟儿。

鸟儿一声,三春生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