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慧群解读红楼梦》节选之:“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与曹家的关系

(2013-07-12 01:58:23)
标签:

《周慧群解读红楼梦》

“贾、史、王、薛四大

   

如果《红楼梦》的故事所记述的是作者曹雪芹的家史,那么他所记述的是曹家的哪一段家史呢?所跨度的时间又是多少?请看第一回:

“只听道人说道:“你我不必同行,就此分手,各干营生去罢。三劫后,【甲戌眉批:佛以世谓“劫”,凡三十年为一世。三劫者,想以九十春光寓言也。】我在北邙山等你,会齐了同往太虚幻境销号。”那僧道:“最妙,最妙!”

作者开卷即说:“你道此书从何而来?”,是从女娲炼石补天之时所遗一快石头而来,这块石头先由一僧幻变成“通灵宝玉”,再由一僧一道带往“太虚幻境”警幻处挂号下世。因为有一僧一道帮助石头挂号下世,所以才有了《红楼梦》的问世。该书故事所跨度的时间是多少呢?主持石头下世工作的一道说了,现在分头各自去忙,等到三劫后,我们一起去“太虚幻境销号。一道的话所暗示的是该书的故事在三劫后就结束完毕了,故事时间是从挂号开始至销号结束,所跨越的时间是三劫,同时,眉批指出三十年为一劫,三劫是九十年。这就是作者明确告示读者,该书故事所跨越的时间是九十年。因此,《红楼梦》所记述的就是曹家九十年的家史。那么该书所记载的是曹家哪一个九十年呢?或者说,这个九十年是从何时开始起算呢?

冷子兴所叙述的贾家的家谱是从宁、荣二公开始,即:“当日宁国公【甲戌侧批:演。】与荣国公【甲戌侧批:源。】是一母同胞弟兄两个。”

宁、荣二公不仅是贾家的源头,贾家的祖宗,他也就是《红楼梦》所讲述的曹家家史的源头,曹家的祖宗。那么这个曹家的祖宗他是谁?谁是他的原型人物?找到祖宗的原型就能找到九十年的起算点。请看第五回:

“偶遇宁荣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传流,虽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者。”

宁荣二公说:“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就是作者明确告诉我们,曹家这个九十年家史是从“国朝定鼎”时开始起算,“国朝定鼎”即:顺治二年,清王朝“定鼎中原”,多尔衮迎顺治皇帝入关,进驻北京,入主中原,清史称:“国朝定鼎”。那么,“国朝定鼎”之时,曹家是谁在入朝为官,又将功名奕世相传呢?这个人就是曹振彦。

曹振彦跟随多尔衮多年征战,屡立战功,官居三品,在顺治二年,他扈从入关,有幸成为从龙入关之功臣,是他为曹家在清王朝开创了曹家百年为官,富甲一方的基业,因此,曹振彦是曹雪芹所写的曹家九十年家史的起始人,是曹家九十年家史的祖宗,也就是宁荣二公的原型。曹家九十年家史的跨度时间就是从宁荣二公即曹振彦在“国朝定鼎”时开始起算:从顺治二年至雍正十三年,即:公元1645年至1735年共计90年。

写家史,源头当然只能有一个,一个祖宗,一个家,祖宗如何能跑出弟兄俩?两个祖宗的家那是两家,不是一家。其实作者“分身法”的表述手法是从根上就开始了,从祖宗曹振彦这里就开始一分为二。宁荣二公都是贾家即曹家的祖宗曹振彦,两个人其实就是曹振彦的两个分身,两个艺术人物所影射的是曹振彦一人。

我们再来分析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与曹家的关系。由于第四回有门子提供的“护官符”,因此,就有了“护官符”中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说。书中的四大家族与该书“本事”里的曹家又是什么关系呢?请看第四回: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甲戌侧批:宁国、荣国二公之后,共二十房分,除宁、荣亲派八房在都外,现原籍住者十二房。】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甲戌侧批: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之后,房分共十八。都中现住者十房,原籍现居八房。】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甲戌侧批: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之后,共十二房。都中二房,馀皆在籍。】
  丰年好大雪,【甲夹批:隐“薛”字。】珍珠如土金如铁。【甲戌侧批:紫薇舍人薛公之后,现领内府帑银行商,共八房分。】
  雨村犹未看完,【甲戌眉批:妙极!若只有此四家,则死板不活,若再有两家,又觉累赘,故如此断法。】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甲戌侧批:横云断岭法,是板定大章法。】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甲戌侧批:早为下半部伏根。】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

贾家的代表人物是宁国公与荣国公,也就是说贾家就是宁国公与荣国公即曹振彦的家。

“贾不假”是作者明确提示,“贾”并非“假”,而是指“曹”。“堂”指贾家的荣禧堂,即“本事”里,让曹家人感到无比荣耀的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萱瑞堂”。

第十八回,元妃省亲时,林黛玉在“世外仙园匾额”中有一句:“花媚玉堂人”,“玉堂”与“白玉为堂”,所指的是同一个事物,即 “萱瑞堂”。 “花”是拟人的手法,比喻花样年华的美貌女子,“媚”作动词,即:逢迎、献媚。“玉堂人”即:玉堂上的人,即:“萱瑞堂”上的人,暗喻康熙南巡时来到曹家的康熙皇帝以及随行的太子胤礽。“花媚玉堂人”即:如花般的美貌女子林黛玉,逢迎献媚于玉堂上的那个人,即献媚于康熙皇帝以及他的儿子胤礽。因此“白玉为堂”并非是作者在彰显他曹家的富贵以白玉筑堂,而是在揭示“萱瑞堂”的荣耀是建立在曹家几辈人为皇室效命所付出的代价,所象征的是曹家人的辛酸。

 

 “金陵史家”所影射的又是谁家呢?

“阿房宫”是秦王朝,秦始皇以及秦二世两代君王相继而未修成的巨大宫殿,它“覆压三百余里”竟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可想而知,史家是何等富贵人家。那么他是谁家呢?谁家也不可能是,金陵没有如此富贵的人家,曹家以及任何别家都不可能富贵到与“阿房宫”相提并论的级别,因此,读者也就可以省却到故纸堆里去搜寻与之相似的某家的麻烦。但“金陵史家”绝不是作者空穴来风的无稽之谈,如果你把这个“史”当成历史的“史”来理解,金陵三百里当然覆盖不了曹家的一段家史,曹家的家史并不局限于金陵这一个地方,这就是作者语意双关的语言风格。

史家的代表人物是“保龄侯尚书令史公”,但“侯”只是一个爵位,也可指士大夫之间的尊称,而“尚书令”是清王朝不存在的官职,因此,“保龄侯尚书令”属于作者虚拟头衔,仅凭此,我们不能判断“保龄侯尚书令史公”是何人,也就无法判断史家是谁家?

但书中有两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很明确是属于史家的人,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对她们的人物关系描述来判断史家是谁家,她们就是贾母和史湘云。请看第二回和第十三回:

“长子贾代善袭了官,【甲戌侧批:第二代。】娶的也是金陵世勋史 侯家的小姐【甲戌侧批:因湘云,故及之。】为妻”

“接着,便又听喝道之声,原来是忠靖侯史鼎的夫人来了。【甲戌侧批:史小姐湘云消息也。】王夫人、邢夫人、凤姐等刚迎入上房,又见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家祭礼摆在灵前。少时,三人下轿,贾政等忙接上大厅。如此亲朋你来找去,也不能胜数。”

作为讲述家史的《红楼梦》,贾母无论是在小说中的贾家,还是“本事”里的曹家她都应该是举足轻重响当当的重要人物,可是,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却说:“因湘云,故及之”。难道不是因为湘云,他就把贾母忽略了不成?为什么贾母的出场反要得力于湘云的面子呢?因为湘云就是贾母,她们所演绎的是同一个人。(请参看《贾母的逝水流云:史湘云》章节)。

“史鼎的夫人来了”,为什么又说是湘云的消息?第十三回关于史鼎夫人的文字,就此一句,没有任何谈及湘云的故事情节,她带来的又是湘云的什么消息呢?她所带来的就是湘云自己,因为她就是史湘云。

秦可卿的丧仪如此盛大,王公贵族都惊动了,湘云为什么不来?荣国府的贾母为什么也不来?秦可卿一个无名小辈,又凭什么能拥有如此盛大的丧仪?即便贾珍尚奢不听劝告,那王公贵族岂是由得他任意妄为就能调动得来的?因此,写秦可卿的丧仪实则写曹寅的丧仪(请参看《虎兔相逢大梦归之曹寅》章节)。

既是曹寅的丧仪,如何可能没有贾母即曹寅的妻子李氏的出席呢?李氏当然会出席在场,但不是以贾母的身份,她以史鼎夫人的名义参加了丧仪,而史鼎夫人就是史湘云就是贾母,她们所演绎的是同一个人。

锦乡侯、川宁侯、寿山伯三人都亲自来了,为什么史鼎不亲自来,而只有史鼎的夫人单独来?因为史鼎就是去世的曹寅,曹寅的丧仪曹寅的夫人当然是单独行动了。请看第四十九回:

“当下安插既定,谁知保龄侯史鼐又迁委了外省大员,不日要带家眷去上任。【蒙侧批:史鼐未必左迁,但欲湘云赴社,故作此一折耳,莫被他混过。】”

第十三回,史鼎是忠靖侯,这里为什么又是保龄侯?因为,作者在书中大量使用了“分身法”的表述手法,忠靖侯、保龄侯是作者给予史鼎不同的称号而已,在这两个称号之间作者保留了史鼎的名字没变就是暗喻,忠靖侯史鼎就是保龄侯史鼎,而史鼎是曹寅,那么,本章的一个论题的结论出来了:“保龄侯尚书令史公”是曹寅。

又:第七十回:

“偏生近日王子腾之女许与保宁侯之子为妻,择日于五月初十日过门,凤姐儿又忙着张罗,常三五日不在家。”

王子腾是谁?王子滕就是王夫人之大兄凤姐之父。因此,王子腾嫁女其实就是暗示嫁王熙凤,王熙凤所嫁的是贾琏,贾琏即曹頫(请参看《“金玉良姻”事件始末之三》),曹頫之父是曹寅,保龄侯之子是曹頫,那保龄侯就是曹寅。

“王子滕之女许与保龄侯之子”这样与全书故事情节没有任何关联的插叙故事就是作者有意为史家的代表人物保龄侯是曹寅所特意提供给细心读者寻踪觅迹所留下的“草蛇灰线”。

史家的代表人物保龄侯是曹寅。因此,史家是曹家,是曹寅的家。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是一个双关语,意思比较复杂迂回:

“东海”影射靠近东海的金陵曹家。“龙王”影射曹頫,因为曹頫属龙。“东床”即:女婿。“金陵王”即:金陵王家。“白玉床”与“白玉堂”里的“白玉”是同一个意思,指的不是物而是人。因此,东海缺少的不是床而是缺少床上的“玉人”。

龙王曹頫缺少床上的人,他来求请金陵王家,金陵王家将王熙凤即宝钗嫁给了他,他与金陵王家就成了东床女婿的关系,而“东海缺少白玉床”这句话的一头一尾是“东”与“床”二字,暗合女婿意思。

这里“白玉堂”与“白玉床”采用相同的“白玉”二字,将贾家与王家关联上就是暗示贾家与王家是一家,都是指曹家,但书中的王家所代表的是本事中的曹家与东床女婿所发生的关系,即:金陵王所影射的曹家,他家的宝钗,嫁给龙王曹頫,那么,金陵王家就是宝钗的娘家人。

因为林黛玉与薛宝钗这两个人物的原型即:曹黛玉与曹宝钗在很小时被卖到曹家后,就与自己的家脱离了关系,完全没有联系,连姓氏也忘掉了,为此作者经常在书中为之悲叹,因此,她们唯一的家就是指曹家。当她们出嫁时,曹家就算是她们的娘家。因为曹宝钗嫁的是曹頫,还是在曹家自己家里,所以,曹宝钗的娘家、夫家都是曹家。书中的王家所表达的就是曹宝钗的娘家,即曹家。换句话说即:书中所有姓王的人物都是从曹宝钗的娘家这个角度所论的曹家人。

为什么说薛宝钗的娘家不是薛家而是王家呢?因为,薛宝钗这个艺术人物始终都没嫁,所以她不存在娘家之说,而王熙凤和王夫人所演绎的是曹宝钗出嫁以后的故事,她们才有一个娘家,所以,曹宝钗的娘家是书中的王家即曹家。代表人物“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公”就是影射曹頫。请看第二十六回:

“薛蟠见他面上有些青伤,便笑道:“这脸上又和谁挥拳的?挂了幌子了。”冯紫英笑道:“从那一遭把仇都尉的儿子打伤了,”

“太尉”属于作者虚拟头衔,“都尉”的儿子就是影射“都太尉”。书中有两个挨打的情节,一个是薛蟠被柳相莲打,一个是宝玉被贾政打,都是影射曹頫被打,这里冯紫英说曾经打过仇都尉的儿子,同样是影射曹頫挨打,所以,“都太尉”就是被打的曹頫。

所以,金陵王家就是金陵曹家,代表人物是曹頫。曹頫所代表的王家与曹寅所代表的史家有东床女婿的关系。

 

薛家也是曹家。

曹寅有别号“雪樵”,曹雪芹三字里也含有一个“雪”字,“雪”字与作者有不解之缘, 这里明确指出“丰年好大雪”中的“雪”所隐的是“薛”,实际所暗示的是,应该反过来理解,“薛”隐的是“雪”,即书中的薛家所隐的是“雪樵”、“雪芹”的家即曹家。

“珍珠如土金如铁”决不是比喻阔气有钱,而是形容运衰,就如运气不好时,人们通常说,“运去金似铁”的意思,这里暗喻曹家人的家运衰败。其中“珍珠”隐含了贾诊、贾珠的名字,即:过早去世,如土如灰的曹颙。“金”指薛宝钗,第五回林黛玉与薛宝钗的薄籍合页里暗示,薛宝钗又叫薛金钗,第八回,金玉初聚时,有诗:“好知运败金无彩”,意思是当曹家运败时,薛宝钗这块伪金子放不出光彩,她不是能发光的金子,而是发不出光彩的一块锈铁。“珍珠如土金如铁”所暗喻的是曹颙死去如土后,曹頫所代表的曹家衰败时期。

薛家的代表人物是“紫薇舍人”,“紫薇舍人”他又是本事里的谁呢?

请看第一回:

“那僧托于掌上,笑道:“形体倒也是个宝物了!还只没有实在的好处,须得再镌上数字,使人一见便知是奇物方妙。然后携你到那昌明隆盛之邦,【甲戌侧批:伏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甲戌侧批:伏荣国府。】花柳繁华地,【甲戌侧批:伏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甲戌侧批:伏紫芸轩。】去安身乐业。”

“通灵宝玉”落生下世的故事所影射的就是作者雪芹的身世,暗喻的是曹雪芹的出生,“通灵宝玉”的投生之处是贾府的“紫芸轩”,所影射的就是作者曹雪芹是降生在“紫芸轩”里的人。

周汝昌先生的《曹雪芹世系家谱论》中提到:“曹寅有印曰:紫雪轩。因此,紫雪轩也应证了,贾家的“紫芸轩”就是影射曹家的紫雪轩而薛公的号“紫薇舍人”意思就是紫薇、紫芸舍里的人,那么,谁是紫薇舍里的人呢?当然就是这个投生而来到紫芸轩即紫薇舍里的人的“通灵宝玉”,即作者曹雪芹。

所以,薛家也是曹家,代表人物就是作者自己曹雪芹,薛家是曹家,是作者曹雪芹的家。

 

书中仅此四家代表曹家吗?答案是否定的。请接着看第四回:

“雨村犹未看完,【甲戌眉批:妙极!若只有此四家,则死板不活,若再有两家,又觉累赘,故如此断法。】忽听传点,人报:“王老爷来拜。”雨村听说,忙具衣冠出去迎接。【甲戌侧批:横云断岭法,是板定大章法。】有顿饭工夫,方回来细问。这门子道:“这四家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扶持遮饰,俱有照应的。【甲戌侧批:早为下半部伏根。】今告打死人之薛,就系丰年大雪之‘雪’也。也不单靠这三家,他的世交亲友在都在外者,本亦不少。”

“雨村犹未看完”就是明确指出,“护官符”里所列不止四家,还有多少家?作者不便明说,这里所列的贾、史、王、薛四家都是曹家,而实际上书中还有许多假借的姓氏指的都是曹家,例如:甄家、林家、张家、尤家、夏家、李家、邢家、孙家等等不胜枚举。

宁、荣二公的贾家所揭示的是曹振彦为曹家开创家业的创业时期,是曹家百年基业的奠基人。保龄侯史家所暗喻的是曹家第三代继承人曹寅将祖父曹振彦、父亲曹玺所开创、传承的事业发扬光大并推向巅峰,保龄侯即曹寅为官的时期是曹家富贵、荣耀的全盛时期。都太尉王公的王家所代表的是曹家百年基业的最后一位承继人曹頫,是他将曹家为官的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使曹家从此走向彻底的衰败。而紫薇舍人的薛家所揭示的是已经没有了官职的曹家的血脉继承人作者曹雪芹,他是一个住在紫薇舍里写这九十年辛酸家史的一介书生。而这里选取贾、史、王、薛四家作为曹家的代表所蕴涵的意义深远,他们所代表的正是曹家九十年家史各个转折点上的重要人物。

原来读《红楼梦》评论,看到一个提法说:第四回的“护官符”是《红楼梦》的提纲,反映了作者反封建的中心思想,我认为这种提法太牵强附会,形而上学了,但现在我想说,从某种意思上“护官符”的确可以算作一个提纲,但与反封建无关,而是《红楼梦》书中所有重要人物在本事里家族中的人物关系的提纲。

最后请看回前诗:

“请君着眼护官符,把笔悲伤说世途。作者泪痕同我泪,燕山仍旧窦公无。”

这首回前诗是作者对曹家在清王朝为官九十年家史所发出的悲叹,作者恳请读者认真读这个护官符,它就是作者所写的曹家九十年所走过的由创业到昌盛到衰败的世途,批书人就是作者就是我,我说:清王朝的江山仍旧,但我曹家已无像窦公那样教子有方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