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模型包括五要素——内涵、层次、基础、机制和环境

(2013-08-08 14:37:35)
标签:

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育

分类: 教育评估

“在讨论教师专业发展中首先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是:什么是教师专业发展?”北京2013年教育督导与评价研讨会的主题是教师队伍建设与督导。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朱旭东教授作为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研究专家,在现场首先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他指出,从上述这个问题可以引申出其它问题,即什么是教师?什么是专业?什么是发展?什么是教师专业?什么是专业发展?

“在我们看来,教师在今天中国语境中是一个社会角色概念,他们承担着一个国家或社会的教育教学工作。”朱旭东表示,这种工作是专业工作,于是教师的专业工作中的“专业”含义需要界定清楚,我们所理解的教育教学“专业”是指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三个维度的内涵。教师专业发展分为前经验主体、经验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审美主体五个层次。

 发展机制骨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往往会面临两难窘境

       朱旭东指出,骨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往往会面临两难窘境,一方面“课上得漂亮”,另一方面不能做出学理解释;一方面其教学具有规律可循,另一方面无法准确定位和清晰描述自己的教学特色。

 “这可能与骨干教师缺乏专业概念掌握和形成以及理论掌握和形成的机制有关。”他表示,因此,教师的专业概念和理论机制如果没有规范陈述、没有通过经验事实的检验等条件,那么其专业理论变得自我证明、自我包容,反映个人偏见。这在教师中很常见,我们需要改变。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才能实现的。所谓机制就是运用一定的条件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就是教师运用经验、反思、证据、数据、概念和理论等条件实现在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等专业目标的活动过程,也是运用教师精神、教师知识、教师能力等专业基础的活动过程。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是因教师专业发展层次而体现出条件的不同需要。

    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经验+反思机制;二是专业证据和数据机制;三是专业概念和思想机制。“需要提出的是,以上三种机制不是取代关系,而是在教师专业发展中随着主体层次的提升每种机制逐步成熟的过程,它存在于每一个主体层次中,只不过如在认识主体层次上,经验+反思机制处在高度的成熟状态,而没有另外两个机制几乎无法进入到这个认识主体层次。”朱旭东说。

 发展环境国家制度是重要制度环境

    “国家制度是保障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法律、法规、规则、规定、政策等。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制度环境。”朱旭东表示,教师专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环境的产物。教师专业发展因为环境的差异而呈现出层次所能达到的高度和水平,在相同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也会因教师个体的不同而表现出差异性。对于以公立学校为主的教师,是在国家制度、学校文化、学习社群、班级互动等环境中开始其社会化,进入到专业发展的个人轨迹中。

    教师专业发展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实现的,教师在不同的国家因历史传统、政治制度等不同而体现出身份、地位的差异,可以把教师分为公务员、教育公务员、政府雇员、学校雇员等不同类型的身份,但无论哪种身份,都与国家、政府紧密联系在一起。

    对于中国教师,虽然没有明确表明确切的身份,但《教师法》中明确规定,教师是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员,获得专业发展,这些制度包括教师培养制度、资格制度、技术职称制度、任用制度、职务制度、教研制度、荣誉制度等。在一定意义上,它们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制度依赖或制度路径。培养制度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社会化基础,资格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合法性基础,技术职称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生存性基础,教研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推动力基础,荣誉制度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激励性基础,职务制度提供了教师专业发展的科层制基础。

 发展基础教师精神是首要基础

    “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建构,使我们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所在,但要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具备相应的基础,这就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是什么的问题,在我们理解的框架内,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包括教师精神、教师知识、教师能力。”朱旭东指出,教师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首要基础。从一般意义上解释,教师精神是指教师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显然它是指教师的专业意识、专业思维活动和一般专业心理状态。教师精神具有中国精神的内涵,也需要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改革创新的精神。但教师精神在一般精神基础上应当具有专业精神,它包括教师认同、教师美德、教师使命三个层次。

因为只要有教师精神,才会选择从事教师专业的意愿,如选择“师范专业”学习,学习后选择“教师专业”工作,我们称之为教师精神中的“专业认同”,只有专业认同,教师专业工作才会有幸福感;因为只要有教师精神,才会在从事专业工作中提出给学生足够的心理安全,我们称之为教师精神中的“专业关怀”,只有教师的“专业认同”、“专业关怀”才可能有效地从事专业工作,把“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的工作做得好。

 模型建构五大方面缺一不可

 “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基础、机制和环境的讨论,可以建构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模型。”朱旭东说。

   学术研究通过模型建构来体现知识表征是一种有效地认识事物的路径,尤其是社会科学。教师专业发展模型是由专业内涵、专业层次、专业基础、专业机制和专业环境构成的,专业内涵揭示了专业的本质规定,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是教师专业的内容构成;专业层次是教师专业在前经验主体、经验主体、认识主体、价值主体和审美主体上的发展路径,意味着教会学生学习、育人和服务是一个从前经验主体到审美主体的发展过程;专业基础是教师专业内涵体现和专业层次实现的基础,教师专业精神、知识和能力构成了不可分割的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专业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能够得到功能发挥的策略和手段,它体现在经验+反思、专业证据和数据、概念和思想三个方面,专业机制是教师专业形成发展层次的必要条件,也是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能够有效产生作用的推动力;专业环境是教师专业发展内涵、层次、基础、机制在国家制度、学校文化、学习社群、班级互动中的综合外在因素,学习社群是教师专业的助推器,国家制度规定了教师专业发展层次的制度路径,学校文化是教师专业发展机制的运行条件,班级互动是教师专业发展基础的现实条件。

 

□文/本报记者 杨国营

摄/王立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