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缸内藻类(附图)及治理方法

标签:
藻类水草缸治理方法休闲 |
分类: 草缸维护 |
一.
褐藻
http://s13/mw690/003Uu1aWgy6DOnVTViQ6c&690
http://s12/mw690/d590a9dagx6C53xEajVab&690
http://s12/mw690/003Uu1aWgy6MGo9AZrt8b&690
褐藻主要出现在开始建缸阶段,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个月出现并且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鱼虾无故死亡的现象,导致很多新手不知所措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以及沉木、石头等的表面
——产生原因:个人感觉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体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善,经过几年的观察,一旦水体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后,这种藻类会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处理办法
长在水草上的褐藻,水草虾及黑殼虾喜欢食.加快硝化系统的建立,开缸阶段可以选购优质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添加进入草缸,或者更省时的方法是向熟识的草友要一块使用很长时间的滤棉,拿回来后不要清洗,尽快放入自己的过滤系统中,当然定期的清理缸壁、定期换水也是必须的功课.
二. 丝藻
http://s8/mw690/003Uu1aWgy6DOnWXfFB37&690
http://s9/mw690/003Uu1aWgy6DOnWeEgU08&690
http://s14/mw690/d590a9dagx6C53wlZGB7d&690
http://s7/mw690/003Uu1aWgy6MGpcQhrE76&690
褐藻刚刚消失,草友还没有来得及举杯庆贺,很多时候丝藻就会不知不觉的在莫斯等针叶状水草上生根发芽并大有泛滥之势,实际上我自己的感觉,如果缸子中出现了丝藻,应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你的缸子中的水质已经稳定,鱼虾不会再无故的死亡了,后面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并清除了。
——经常出现的位置:针叶状水草如莫斯的叶面
——产生原因:
1. 照明过强、水草过少
2. 肥料加入过量
——处理办法:
1. 适当降低照明强度和时间
2. 适量减少肥料加入量
3. 长得过长的丝藻用废弃的牙刷卷起扔掉
4.
大量放入草虾,草虾是治理丝藻的最佳手段,但要靠大军团作战. 飞狐或大和藻虾都是清理丝藻的好帮手。此外玫瑰鲫对于清理丝藻的功效,也颇受草友们的肯定。
三.蓝藻
http://s3/mw690/003Uu1aWgy6DOnWmguea2&690
http://s10/mw690/003Uu1aWgy6DOnWL3M5f9&690
http://s4/mw690/d590a9dagx6C53FQymDd3&690
蓝藻的颜色有绿色、黑色以及褐色等,像是鼻涕一样覆盖在底砂表面,有一种恶臭味道.与细菌的关系更密切,而非藻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覆盖于水草、饰物与底床,形成一层蓝绿色至蓝黑色的大量薄膜。
——经常出现的位置:底砂、底砂与缸壁的接触面。
——产生原因:
1. 水质硬度过高
2. 底砂过细
3. 使用劣质基肥导致底床腐败
4. 底床不透氣
——处理方法:
1.紅霉素
2.「黑暗疗法」
借着多日完全黑暗的方式,常常能成功地消灭蓝绿藻,但是我们如果认为不需要其它的辅助措施就能赢得胜利,那在几日或几星期后又会非常吃惊,为何当时看来如此成功的黑暗疗法,现在突然又大量出现同样的藻类。因为在遮光一结束之后,必须进行多次且大量的换水。底下是成功对抗蓝绿藻「黑暗疗法」的详细步骤:大量的换水(约 70%)
安装并启用气泡石打气设备
关闭二氧化碳
水族缸完全处于黑暗状态 6-7 日(关闭照明,上盖与两侧加以包裹以防间接光源照射)
如果水族缸中有幼鱼的情况,每两日喂食一次而且非常少量,同时间接光源的照射要非常短暂,其余一概不喂食
在蓝绿藻严重侵袭的情况下,于第三或第四日进行部分换水 50%,并且要避免强光进入
在第六或第七日时开启灯光
立刻于接下来的连续两日进行各 90% 的换水
如果忘记了第 8 点,那一切的努力就白费了!
四. 绿水
http://s9/mw690/d590a9dagx6C53M3o9i68&690
很多草友可能有过这个经历:本来清澈透明的水体,突然感觉雾蒙蒙的看不透亮,并逐渐变成雾蒙蒙的绿色,这就是出现了绿水。
——产生原因:
1.
光照强度和时间过强、过长,阳光直射。
2. 过滤强度不足
——处理方法:
1. 减少光照
2. 加强过滤
3. 加强换水
4.
使用紫外线灯杀灭造成绿水的孢子,但要注意紫外线不要外泄造成对人身的伤害(此方法据说很有效,但本人没用过)。
五. 绿斑藻
http://s6/mw690/003Uu1aWgy6DOnVZ0R7a5&690
http://s6/mw690/003Uu1aWgy6DOnW4ggBe5&690
http://s16/mw690/d590a9dagx6C53Uo4eX4f&690
http://s1/mw690/003Uu1aWgy6MGoAOKt2f0&690
常在水榕类,椒草類水草的叶面上出现.这种藻类是很多草友需要经常面对的,即使高手也不敢说没有遇到过绿斑藻这个问题.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阔叶阴性水草叶片表面如大榕、小榕等
——产生的原因:
1. 光照强度过高
2. 光线反射效果不好
3. 当水族缸的 CO2或者磷酸(PO4)浓度偏低时,绿斑藻便出现了。
——处理方法:
1.
使用青苔鼠、螺等生物治理. 绿斑藻质地很坚硬,常见的食藻鱼对于清除绿斑藻的功效实在有限。目前来说唯一能有效刮除绿斑藻的生物,就非斑马螺(Neritina sp.
zebra snail )(也有人称彩蛋螺)莫属了。
2. 改善灯罩的反光效果
3. 定期擦洗缸壁
4.
将长绿斑的老叶片剪掉,并适当调整水草布局,将容易长绿斑的水草淘汰。
5. 当绿斑藻出现是,可考虑使用 K2HPO4
或 KH2PO4 来增加水中的磷酸浓度,瑞典的 Dusko Bojic 认为将磷酸控制在 0.3~0.5
ppm 能有效的抑制绿斑藻,但根据我自己使用德国 sera 磷酸测试工具的纪录来看,当水族缸的磷酸超过 1 ppm 以上,绿斑藻就不再出现了。相信这个差距应是水质测试工具误差所致。无论如何,我们可以将绿斑藻视为水中磷酸浓度的「指针生物」。如果水中磷酸浓度调高以后绿斑藻依旧不断出现,那么
CO2 也得注意一下才是。
TOM Barr提倡添加氮肥(用硝酸钾)同时增加磷肥(磷酸二氢钾)更有效改善绿斑藻情况,使用分量如下:
六. 钢毛藻
http://s1/mw690/d590a9dagx6C540zmk8e0&690
http://s10/mw690/003Uu1aWgy6DOnW8Pxf59&690
http://s13/mw690/003Uu1aWgy6DOnVTViQ6c&690
http://s12/mw690/d590a9dagx6C53xEajVab&690
http://s12/mw690/003Uu1aWgy6MGo9AZrt8b&690
褐藻主要出现在开始建缸阶段,一般在新建缸的前三个月出现并且这个阶段经常会出现鱼虾无故死亡的现象,导致很多新手不知所措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以及沉木、石头等的表面
——产生原因:个人感觉其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水体的硝化系统没有建立完善,经过几年的观察,一旦水体硝化系统建立完善后,这种藻类会逐渐消失的无影无踪
——处理办法
长在水草上的褐藻,水草虾及黑殼虾喜欢食.加快硝化系统的建立,开缸阶段可以选购优质硝化细菌按照说明添加进入草缸,或者更省时的方法是向熟识的草友要一块使用很长时间的滤棉,拿回来后不要清洗,尽快放入自己的过滤系统中,当然定期的清理缸壁、定期换水也是必须的功课.
二. 丝藻
http://s8/mw690/003Uu1aWgy6DOnWXfFB37&690
http://s9/mw690/003Uu1aWgy6DOnWeEgU08&690
http://s14/mw690/d590a9dagx6C53wlZGB7d&690
http://s7/mw690/003Uu1aWgy6MGpcQhrE76&690
褐藻刚刚消失,草友还没有来得及举杯庆贺,很多时候丝藻就会不知不觉的在莫斯等针叶状水草上生根发芽并大有泛滥之势,实际上我自己的感觉,如果缸子中出现了丝藻,应该说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你的缸子中的水质已经稳定,鱼虾不会再无故的死亡了,后面要做的就是如何控制并清除了。
——经常出现的位置:针叶状水草如莫斯的叶面
——产生原因:
1.
2.
——处理办法:
1.
2.
3.
4.
三.蓝藻
http://s3/mw690/003Uu1aWgy6DOnWmguea2&690
http://s10/mw690/003Uu1aWgy6DOnWL3M5f9&690
http://s4/mw690/d590a9dagx6C53FQymDd3&690
蓝藻的颜色有绿色、黑色以及褐色等,像是鼻涕一样覆盖在底砂表面,有一种恶臭味道.与细菌的关系更密切,而非藻类。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覆盖于水草、饰物与底床,形成一层蓝绿色至蓝黑色的大量薄膜。
——经常出现的位置:底砂、底砂与缸壁的接触面。
——产生原因:
1.
2.
3. 使用劣质基肥导致底床腐败
4. 底床不透氣
——处理方法:
1.紅霉素
2.「黑暗疗法」
借着多日完全黑暗的方式,常常能成功地消灭蓝绿藻,但是我们如果认为不需要其它的辅助措施就能赢得胜利,那在几日或几星期后又会非常吃惊,为何当时看来如此成功的黑暗疗法,现在突然又大量出现同样的藻类。因为在遮光一结束之后,必须进行多次且大量的换水。底下是成功对抗蓝绿藻「黑暗疗法」的详细步骤:大量的换水(约 70%)
安装并启用气泡石打气设备
关闭二氧化碳
水族缸完全处于黑暗状态 6-7 日(关闭照明,上盖与两侧加以包裹以防间接光源照射)
如果水族缸中有幼鱼的情况,每两日喂食一次而且非常少量,同时间接光源的照射要非常短暂,其余一概不喂食
在蓝绿藻严重侵袭的情况下,于第三或第四日进行部分换水 50%,并且要避免强光进入
在第六或第七日时开启灯光
立刻于接下来的连续两日进行各 90% 的换水
如果忘记了第 8 点,那一切的努力就白费了!
四. 绿水
http://s9/mw690/d590a9dagx6C53M3o9i68&690
很多草友可能有过这个经历:本来清澈透明的水体,突然感觉雾蒙蒙的看不透亮,并逐渐变成雾蒙蒙的绿色,这就是出现了绿水。
——产生原因:
1.
2.
——处理方法:
1.
2.
3.
4.
五. 绿斑藻
http://s6/mw690/003Uu1aWgy6DOnVZ0R7a5&690
http://s6/mw690/003Uu1aWgy6DOnW4ggBe5&690
http://s16/mw690/d590a9dagx6C53Uo4eX4f&690
http://s1/mw690/003Uu1aWgy6MGoAOKt2f0&690
常在水榕类,椒草類水草的叶面上出现.这种藻类是很多草友需要经常面对的,即使高手也不敢说没有遇到过绿斑藻这个问题.
——经常出现的位置:缸壁、阔叶阴性水草叶片表面如大榕、小榕等
——产生的原因:
1.
2.
3.
——处理方法:
1.
2.
3.
4.
5.
TOM Barr提倡添加氮肥(用硝酸钾)同时增加磷肥(磷酸二氢钾)更有效改善绿斑藻情况,使用分量如下:
KNO3(硝酸钾):30g
KH2PO4(磷酸二氢钾):5g
K2SO4(硫酸钾):10g
溶液500ml
200L水量
添加量 60ml/周
KH2PO4(磷酸二氢钾):5g
K2SO4(硫酸钾):10g
溶液500ml
200L水量
添加量 60ml/周
六. 钢毛藻
http://s1/mw690/d590a9dagx6C540zmk8e0&690
http://s10/mw690/003Uu1aWgy6DOnW8Pxf59&690
http://s1/mw690/d590a9dagx6C5ziTyzm60&690
http://s15/mw690/003Uu1aWgy6MGpgNIg66e&690
呈绿色,成坨状,有很硬的毛.钢毛藻与丝藻同为丝状,因此很多草友误认为是丝藻而采用治理丝藻的方法加以治理,当然就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了.
——经常出现的位置:与丝藻经常出现在莫斯等水草的边缘有所区别,其经常出现在莫斯丛中以及牛毛根部的某一个点,成为一团的状态
——产生的原因:到目前我自己不是很清楚
——处理方法:牙刷卷出,这种藻草虾是无能为力的。
刚毛藻是属于相当高等的藻类,其体内所含有的叶绿素与高等植物是一样的,都是叶绿素
a 与 b
。更甚者,刚毛藻对于低 CO2 的适应能力很强,当水中 CO2 不足时,很快就能利用 HCO3- 来当成碳元素的来源,而不像其它水草还需要一段的时间来适应。所以与其说刚毛藻被视为低
CO2 的指针,不如说刚毛藻对低 CO2 环境适应比一般水草还要快。所以想以化学药品对付刚毛藻并不容易,因为容易也伤害到我们心爱的水草。
七. 黑毛藻
http://s6/mw690/003Uu1aWgy6DOnWr6iF85&690
http://s8/mw690/003Uu1aWgy6DOnWyMUn17&690
http://s11/mw690/003Uu1aWgy6DOnWQeNA5a&690
http://s14/mw690/d590a9dagx6C545dTSBbd&690
http://s1/mw690/003Uu1aWgy6MGnN0P4s90&690
个人认为这是各种藻类中最难以对付的,一旦黑毛藻泛滥,会非常有碍观瞻,应尽快予以根除.新添购的水草在入缸之前,最好能做防疫的工作,将水草放入漂白水中浸泡 2 分钟,之后再种植于自己的水族缸。漂白水则建议稀释成 1/20 来浸泡。至于黑毛藻的诱发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CO2! 简单的说,黑毛藻的诱发,与草缸中
CO2 的「不足」或「不稳定」息息相关,「预防」出现黑毛藻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水草光合作用时供给高浓度且稳定的
CO2。至于 CO2 的施打,也不须要 24 小时全日无休,只要在水族缸点灯前 30 至 45 分钟开起,并在熄灯前 30 至 45 分钟关闭,黑毛藻就能受到有效的控制。或许我们应该这么说,将黑毛藻视为水中 CO2 不足或不稳的指针。
——经常出现的位置:沉木、过滤器出入水口、底砂、水草叶片等
——产生的原因:
1. 水体的 PH和硬度过高
2. 进入水体的残饵过多
3. 鱼类过多
4.
加入草缸的液肥组成不合理,导致元素失衡
5. 使用劣质基肥
6. 长时间不换水,导致养分积累
7. 过滤能力不足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黑毛藻的踪迹,应在开始发生的阶段加以解决,解决办法如下:
1.
生物治理,买黑线飞狐入缸,以每 1条/200-300mm缸体为单位,比如你的缸子长度是400mm,放入1-2条,以身体滚圆、体型优美、个头较小的为好品相,过大的黑线不喜欢干活。
2.
改善水质,黑毛比较容易发生在 PH和硬度较高的水体中,以提高CO2溶解效率、软化水来降低PH和GH是必须,一般认为PH在6.5左右,GH在8左右较好。
3.
到水族市场不要兼收并蓄,看什么鱼都喜欢,什么都往缸子里面放,永远记住,草缸的主角是草,鱼类只是点缀。
4.
停止使用劣质肥料,有些劣质肥料由于养分配比不佳,是造成黑毛爆发的诱因。
5. 改善水质,加强过滤。
6.使用戊二醛,但这个方法属于化学治理方法,本人没用过。
八. 鹿角藻
http://s4/mw690/d590a9dagx6C54fLxiX53&690
http://s10/mw690/003Uu1aWgy6DOnX2SiR29&690
http://s9/mw690/003Uu1aWgy6MGoxYkt208&690
此种藻类因为也是黑色,外观很像黑毛藻,因此很多草友将其误认为是黑毛藻,其与黑毛藻最大的外观区别在于:黑毛藻很多时候是像一朵黑色菊花一样,而鹿角藻的外观仔细观察像是公鹿的鹿角。
——经常出现的位置:水草叶片的边缘
——产生的原因:
1.
水体中氨氮过多。 例如饲养密度过高或者搅动泥底,再加上二氧化碳浓度偏低,这是鹿角藻诱发的主要原因。
2. 水体碱性
——处理方法:
1. 水中氨氮浓度也必须加以抑制,减少对鱼虾的喂食量,必要的时候减少鱼虾数量
2.
改善水质, 例如在修剪水草后进行换水,对水体进行软化,增加CO2加入量
3.
用镊子清理水草叶片,这是一个非常细致也是很枯燥的工作,必要时将长有鹿角藻的叶片摘除。
4. 听说飞狐会啃食鹿角藻,但是实际经验上对于清理鹿角藻效果不明显。
5.
用52点射杀灭
九. 狸藻
http://s15/mw690/003Uu1aWgy6MGnYUQDsfe&690
http://s2/mw690/003Uu1aWgy6MGnYZP1Lb1&690
在牛毛,绿松尾,鹿角苔这些水草上容易出现.
十. 绿藻
http://s5/mw690/003Uu1aWgy6MGoVfKte64&690
http://s13/mw690/003Uu1aWgy6MGoYSn7Kcc&690
石头或木头上呈片状绿色,或是在玻璃上呈绿色絮状.
以上就是自己自出道以来所遇到过的藻类以及自己的一些治理方法,大家姑且听之,感觉在养草的过程中不断的与各种藻类遭遇并不断的战胜之,是从一个新手成长为老手乃至高手的必经之路,当然我经历的藻类有限,所以距离高手也就差得很远。
通过这几年与藻类的不断斗争的过程,我深深的感到:在水草养殖中,水草与藻类永远处于一种压跷跷板的关系中,水草状态好了,藻类自然就会得到遏制;而当藻类肆虐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水草绝不会处于最佳状态。总之,遏制藻类泛滥,健康的水草是最有利的武器,前边陈述的各种藻类产生的原因实际上都是水质、光照、肥料、CO2这四个主要因素的某一个或某几个方面出了问题所致。
http://s15/mw690/003Uu1aWgy6MGpgNIg66e&690
呈绿色,成坨状,有很硬的毛.钢毛藻与丝藻同为丝状,因此很多草友误认为是丝藻而采用治理丝藻的方法加以治理,当然就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了.
——经常出现的位置:与丝藻经常出现在莫斯等水草的边缘有所区别,其经常出现在莫斯丛中以及牛毛根部的某一个点,成为一团的状态
——产生的原因:到目前我自己不是很清楚
——处理方法:牙刷卷出,这种藻草虾是无能为力的。
七. 黑毛藻
http://s6/mw690/003Uu1aWgy6DOnWr6iF85&690
http://s8/mw690/003Uu1aWgy6DOnWyMUn17&690
http://s11/mw690/003Uu1aWgy6DOnWQeNA5a&690
http://s14/mw690/d590a9dagx6C545dTSBbd&690
http://s1/mw690/003Uu1aWgy6MGnN0P4s90&690
个人认为这是各种藻类中最难以对付的,一旦黑毛藻泛滥,会非常有碍观瞻,应尽快予以根除.新添购的水草在入缸之前,最好能做防疫的工作,将水草放入漂白水中浸泡 2 分钟,之后再种植于自己的水族缸。漂白水则建议稀释成 1/20 来浸泡。至于黑毛藻的诱发原因,还有另一种说法,就是CO2!
——经常出现的位置:沉木、过滤器出入水口、底砂、水草叶片等
——产生的原因:
1.
2.
3.
4.
5. 使用劣质基肥
6.
7.
——处理方法
一旦发现黑毛藻的踪迹,应在开始发生的阶段加以解决,解决办法如下:
1.
2.
3.
4.
5.
6.使用戊二醛,但这个方法属于化学治理方法,本人没用过。
八. 鹿角藻
http://s4/mw690/d590a9dagx6C54fLxiX53&690
http://s10/mw690/003Uu1aWgy6DOnX2SiR29&690
http://s9/mw690/003Uu1aWgy6MGoxYkt208&690
此种藻类因为也是黑色,外观很像黑毛藻,因此很多草友将其误认为是黑毛藻,其与黑毛藻最大的外观区别在于:黑毛藻很多时候是像一朵黑色菊花一样,而鹿角藻的外观仔细观察像是公鹿的鹿角。
——经常出现的位置:水草叶片的边缘
——产生的原因:
1.
2.
——处理方法:
1.
2.
3.
4.
5.
九. 狸藻
http://s15/mw690/003Uu1aWgy6MGnYUQDsfe&690
http://s2/mw690/003Uu1aWgy6MGnYZP1Lb1&690
在牛毛,绿松尾,鹿角苔这些水草上容易出现.
十. 绿藻
http://s5/mw690/003Uu1aWgy6MGoVfKte64&690
http://s13/mw690/003Uu1aWgy6MGoYSn7Kcc&690
石头或木头上呈片状绿色,或是在玻璃上呈绿色絮状.
前一篇:强光能促进侧芽生长
后一篇:人生格言,自我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