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随笔选》序言:刘志文《文如其人说春平》
(2015-02-04 22:35:18)
标签:
文化杂谈 |
分类: 夜读偶拾 |
我很早就决定将以往发表于报刊杂志的散文、随笔结集出版,初定书名为《散文随笔选》,并专门请刘志文先生为我新书作序。但因种种原因,新书至今依然未能付印。现将刘先生的序文刊登出来,表示诚心感谢! ——— 叶春平
《散文随笔选》序言:
文如其人说春平
(代序)
刘志文
我认识叶春平先生已有多年了。初期认识只是觉得其人好,老实、厚道、谦和、诚恳、彬彬有礼,说话都是柔声细气的,因此来往日密。但是尽管相识有日,因为我没有打听人家细节与出身的习惯,所以我只朦朦胧胧地知道他当过教师,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督学,此外,就通统不了解了。认识他以后,便常常不经意间在许多报刊上看到叶春平的名字,因此慢慢引起我对他另一番的注意。啊,他原来不仅是个教育工作者,还是一位很不一般的文化学者兼作家!
叶春平的主业是教育工作,安分守纪是他高尚人格;但他的另一面却不怎么“安分”。他喜欢写作,写作也不怎么“安分”,喜欢什么都写;除了编写教材之外,小说、散文、游记、民间文学、学术论文以及戏剧、诗词、杂谈等等,大概笔锋所能触及到的他都写,而且一写就能见书见报,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万能作家、多产作家。
纵观他的写作历程,大概可以这样概括:反映现实,但不落套;用自己的观点和方法看事物,在老题材、老故事中挖出新的东西来。先从他的教育杂谈来分析,《让学生多玩玩》、《不妨别出心裁》、《“好高鹜远”非为过》等几篇“杂谈”的标题就可以看出,他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来认识教育中的老问题;他不是一个爱“离经叛道”的人,他从严肃的现实出发,进行科学的探讨,话题活泼,立论新鲜,因此引发有关人士的广泛兴趣与关注。
他写了很多有关民间文学的作品和研究文章,他研究民间文学能在民间的传说中与地方的古代历史联系起来,在古今数千年的时光隧道中拉上一条红线,让人顺着这条时光隧道,轻松地窥视到未有文字记载前的古代历史情形。如岭南地区在秦统一六国之前,因为古越没有文字记载自己历史,当代的人们对当时的社会形态基本上是不很清楚的。人们为要了解岭南在百越时期的情形,就只能凭着在一些中原古籍找到一星半点的记述,但那大多是“隔山望牛”的记载,不可能记录得很真实、很详细。因此,古籍对岭南古代历史的记载,是模糊不清的。叶先生通过民间的传说来打开古代岭南文化的另一扇门,不能不说是一个好方法,为人们所赞赏。他说,“传说离不开历史背景”,这是很确切的。也就是说,传说不会全是空穴来风,毫无根据的东西,这是他将民间文学运用到现实中来的独到手法。
他的论著是如此,他的其他文章作品也是如此,都有其独到的角度。人如其文,文如其人,凡事娓娓道来,柔声细气,从不在文章、作品中装腔作势,以文唬人。可见其文德之扎实厚道;所以,阅读叶先生的文章、作品实在是一大乐趣与愉悦。在他任何的文章或作品中,都能令人深深地感到他温柔诚实的心声与脉动。
近日,叶先生告诉我,他想在其几十年来所走过的写作之路中摘拾的小叶汇集起来,分别汇编成册,融入自己陋室的书架之中,于是便把他的一些文章作品交给我读。受文所感,匆匆执笔,谨以代序。
刘志文: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广东省民俗文化研究会会长、《神州民俗》杂志社总编辑、研究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