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岭南风物:木棉花开展俏颜

(2014-08-24 19:16:20)
标签:

文化

杂谈

分类: 岭南风物

木棉花开展俏颜

 

叶春平 

 

最近,一位年轻的朋友发给我一条浪漫的短信,我才知道——木棉花有个很有意义的花语,即:“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岭南多木棉,即使近两年年初遭遇百年不遇的严寒天气,使得百花凋零,到了春天来临,也依然挺拔俊秀,开出壮丽殷红的花朵,汇成连天的彩霞,映红了蓝天。古时文人墨客就为木棉树这种品格赋以“不曾懒散不争先,恰到春来展俏颜”的佳句。宋代诗人杨万里在《三月一十雨寒》诗中就写道:

 “姚黄魏紫向谁赊,郁李樱桃也没些。

   却是南中春色别,满城都是木棉花。”

诗歌生动地描绘了南国红棉闹春的绚丽景色。于是,人们就把4月11定为木棉花的日子。

http://s13/mw690/003UhRFTgy6Lv0cvDkw9c&690

                                                       

有关木棉树的记载最早见于晋葛洪的《西京杂记》:西汉时,南越王赵佗向汉帝进贡烽火树,“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至夜光景欲燃”,据说此烽火树即木棉树。广州人对木棉有着特殊的情感,这是因为木棉一直造福岭南。

广州木棉树不少,广州人也最喜欢木棉树和木棉花,广州自古就多植木棉树,只要春风拂过大地,屹立街道两旁的木棉花就会迎风怒放,木棉树下,往往站着不少老人、小孩,他们抬头仰望,每有一花坠落,纷纷上前争拾,然后用草绳穿成串,如获至宝。

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木棉花曾被定为广州市花。待木棉树“花开则远近来视,花落则老稚拾取,以其可用也”。但因种种缘故,解放后有关市花之事少有人提及,渐渐为人所忘;而木棉象征着广州蓬勃向上的事业和生机的意念依然存在民间。到1982年6月,广州市人民政府再次将木棉花定为市花,更加深了广州市民对木棉的青睐和尊敬。 

 

http://s13/mw690/003UhRFTgy6Lv05aMJ6ec&690


                                         

木棉花较大,色橙红,极为美丽,可供欣赏。古代广州木棉树种植甚广,其中以南海神庙前的十余株最为古老。每年旧历二月,木棉花盛开,每天来观者达数千人,场面热闹,清屈大均在《南海神庙古木棉花歌》中写道:

“十丈珊瑚是木棉,花开红比朝霞鲜。

天南树树皆烽火,不及攀枝花可怜。

南海祠前十余树,祝融旌节花中驻。

烛龙卸出似金盘,火凤巢来成绛羽。……”

诗歌以比喻手法,描绘出木棉花开花时的壮美景象。“珊瑚”,海洋中一种颜色鲜红、光彩溢目的动物,其形状似树枝。诗中将木棉开花形容为“十丈珊瑚”,十分形象具体;又将木棉开花的精致喻为传说中的古帝祝融所拿的符节—“旌节”,驻守在花丛中,那也真够红火的了;诗人将岭南木棉写得酣畅淋漓、雄奇绚丽。现在南海神庙仍有两棵古木棉,久经风霜,挺拔依然。

 

http://s11/mw690/003UhRFTgy6Lv1PRfx8ea&690

 

木棉树属于速生、强阳性树种,树冠总是高出附近周围的树群,以争取阳光雨露,木棉这种奋发向上的精神及鲜艳似火的大红花,被人誉之为英雄树、英雄花。清人陈恭尹在《木棉花歌》诗中写道:“浓须大面好英雄,壮气高冠何落落。”据说这是最早在诗歌中以“英雄”形容木棉花的诗人。1959年,广州市长朱光撰《望江南·广州好》50首,其中有“广州好,人道木棉雄。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三月正春风”之句。

木棉,也称攀枝花、红棉、英雄花、烽火树。木棉是南方特有的花,其树高大挺拔;其花深红色,盛开时,满树枝干缀满艳而硕大的花朵,如火如荼,耀眼醒目,极为壮丽。历代诗人都有歌咏木棉的诗篇。诗人十分注重对物象的描绘,常常以比喻、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对木棉作具体刻画,做到形象生动逼真,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使人读后感受其风韵云彩,其激情亦常令人感奋。

http://s15/mw690/003UhRFTgy6Lv06HNOS5e&690

 

木棉树生命力极强,容易生长。屈大均的《插木棉》诗,就是描绘木棉这一特征:

“乱插木棉乘大雨,无根易长珊瑚树。

一枝一干似人长,明岁花如木笔吐。……”

诗歌以比喻、拟人、夸张等艺术手法,将木棉树的这一特征描绘出来了。

其实,在明清年代,木棉最繁盛的地方是溯西江而上,在广东的肇庆和广西的梧州一带。屈大均的《木棉》诗(三首之一)就描绘当时西江木棉开花的情景:

“西江最是木棉多,夹岸珊瑚十万柯。

又似烛龙衔十日,照人天半玉颜酡。”

这首诗首句直言西江木棉之多,接着以“夹岸珊瑚十万柯”和“似烛龙衔十日” 夸张比喻的手法,将木棉明丽娇艳与树干古拙挺拔表现出来。“柯”量词,枝;形容木棉树枝干似十万枝珊瑚那么多;木棉花开,鲜红艳丽,树干高可达数丈,直插云霄,尤为可爱。第三句诗以比拟手法,将木棉开花比喻为烛龙衔日,照亮蓝天。这里又将木棉开花比喻为烛龙衔日,照亮蓝天。尾联以拟人手法,描绘出春时暇日,远远欣赏红满半边天的木棉花,煞是好看,表现了诗人那种兴奋和激动之情。“酡”,喝了酒,脸色发红;“玉颜酡”,语出《楚辞.招魂》:“美人既醉,朱颜酡些”;诗人是推己及物、推物及己,有所感触而发之为诗, 使内情与外景相互融汇,表现了他执着追求人格的理想,形成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

http://s4/mw690/003UhRFTgy6Lv09aRof33&690

                                                     

木棉树不仅形象魁梧,给人英雄形象,它的花絮还处处给人关怀,给人温暖。粤人以木棉为棉絮,做棉衣、棉被、枕垫,唐代诗人李琮有“衣裁木上棉”之句。宋郑熊《番禺杂记》载:“木棉树高二三丈,切类桐木,二三月花既谢,芯为绵。彼人织之为毯,洁白如雪,温暖无比。”

 

http://s11/mw690/003UhRFTgy6Lv0bpUE2ba&690

 

木棉花还可以做药,每逢春末采集,晒干,经拣除杂质和清理洁净后,用水煎服,可清热去湿。

在4月11日木棉花的日子将要到来的时候,我送给你一朵木棉花,愿你珍惜身边的人,珍惜眼前的幸福!

 

——— “春风化雨”二〇一 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转载于“春风化雨”QQ空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