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大均诗词故事:
荔枝香甜情更浓
叶 春 平
康熙五年(1666)春,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屈大均弃僧还俗,远赴陕西,参与当地秦晋秘密复国活动。在陕西期间,他与王弘撰、李因笃、沈荃等人结识,并一起登华山览胜。登山途中,屈大均触景生情,写作《华顶放歌同王伯佐》和《西岳》诗百韵,同行的友人惊叹大均的才华,认为大均是当今旷世奇才。经过李因笃介绍,屈大均在代州与榆林女子王华姜顺利完婚。
婚后不久,屈大均依然东奔西跑,寻访各处反清志士,商议复明大计;他态度坚决,踌躇满志,象一匹骏马在茂盛的草原上奔跑。华姜每天都在默默地收拾新房,她要为丈夫布置一个幽雅舒适的家庭生活环境。她心里明白,屈大均的处境不仅危险,而且十分之艰难。她要用自己真诚的爱,去填补眼前这位自己爱恋着的男人的心,去慰藉这位男人受伤的灵魂;她要用自己的双肩,去分担他人生、事业所经受的沉重负荷。但大均往往因为要联络各地志士,密谋抗清大计,忙于各种应酬,有时很晚才回来。
这天,将近黄昏时候,大均从外面赶回来。这时华姜沐浴完毕,换上一身淡雅的草绿色裙衫,外面披上一件桃红色丝绸罩衣,略施脂粉,挽结云鬓;大均牵着华姜的手,定目细看,他觉得华姜虽不浓妆艳抹,却在素雅之中却显得更加妖娆艳丽。他不觉将她拉近自己的怀里。这时大均感到华姜身上透露出一阵醉人的清香。大均惊喜地望着华姜。华姜感到莫名其妙,问:“华夫君在看什么?难道小女子有什么失礼的地方吗?”
大均靠在华姜耳边,好像很神秘地说:“我发现你身上有一阵醉人的清香。是刚刚洗澡沐浴了吧?”华姜嘟着嘴,故作生气地说:“华夫君很坏。难道只有你们南粤人才爱洗澡不成?”
大均见她生气,连忙陪着笑脸说道:“夫人喜欢洗澡是好事嘛。何必生气。”华姜瞪了一眼大均,低下头,好像很委屈地轻声说道:“你别总是看不起我们西秦女孩。你看看,我为你准备的西秦特产,是不是好东西?”
大均一看,桌面上原来早就摆放着蜜桃、哈密瓜、葡萄等西北地带的新鲜水果,心里十分感动:“爱妻真是我的知心人。我早就听说三原的蜜桃、宁夏的哈密瓜、新疆的葡萄是驰名海内外的水果,今日能够一一品尝,此生足矣。”大均边说边拿起桌面那个透红的水灵灵的大蜜桃,在衣服上擦擦,一口咬下去,顿时觉得果汁清甜,满口流香。
华姜见大均那贪婪狼狈的样子,心里暗暗好笑,故作生气地说道:“华夫君现在应该知道我们西北也有好东西吧?看你日后还敢不敢欺负我们西北女孩子?”
“不敢不敢。”大均急忙拱手致谢,“爱妻温柔貌美,又这样爱惜华夫,真令我终生难忘;我怎么敢欺负你这样的西北女孩子呢?待回到南粤,我一定让你品尝岭南佳果荔枝,算是我对爱妻的补偿。”
“荔枝?是杨贵妃吃过的妃子笑吗?”
“南粤荔枝品种很多,妃子笑只是其中之一种;此外还有桂味、糯米糍、挂绿等等。”大均此时卖弄似的说道,“荔枝最早成熟的是在三月,称为‘三月青’;四月成熟的称为‘犀角子’;最晚成熟的是在六月,称为‘晚红’。这正所谓‘三月青连四月红,荔枝早熟在南中。’也。”
大均在摇头晃脑地说得津津有味,华姜被逗得笑了起来。大均突然回头小声问华姜:“你吃过南粤荔枝没有?”
“我见也没有见过南粤荔枝呢,那里敢说吃过。”
“啊,那太可惜了。”大均故作感叹地说道,“荔枝状如圆丹,壳红而肉白,入口清甜汁香;食过之后,可以令人容颜俊美,有补髓滋润之功效。我们家乡番禺有一种荔枝,称之为‘凝冰子’,去壳之后,妥善保存,三日味道不变,以日照之,内外洞彻,晶莹透亮,细看隐约可见其中微核,十分奇异。这种荔枝吃起来爽脆如梨,浆液不见。说起来,比此地蜜桃不知好多少倍呢!我作有一首题赞‘凝冰子’荔枝的诗,念给你听。”大均拉长声调念道:
“照人最是凝冰子,五月光生一片寒。
未启朱苞光已出,可怜更在水晶盘。”
大均接着说:“这荔枝为何称作‘凝冰子’?因为这荔枝在日光照耀下,内外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的呀,甚至连荔枝核都可以看到的啊。”
华姜听到入神,笑着说:“听华夫君这么一说,此生尝不到荔枝,真是死不瞑目呐。”
“爱妻不用说不吉利的话。吃荔枝还不容易。我们马上起程,返回南粤;只要到家,你吃荔枝的愿望即可实现。”
华姜噗哧一声,掩嘴而笑。大均不解,连忙问:“爱妻为何发笑?”
华姜说道:“华夫君原来是个会说大话的人。如今已经到了六月天,正是荔枝成熟季节;而这里离粤地有千百里路程。即使我们立即动身,日夜兼程,待赶到你家,还能吃到荔枝吗?还是待到明年再说吧!”
大均听罢,自知说了过头话,不禁望着华姜,呆呆地笑了。
————
2004年2月3日初稿
2013年12月16日修改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