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琼花会馆始建年代之谜(三):粤剧祖师爷并非华光

(2013-09-10 10:24:44)

有不少粤剧历史研究者把琼花作为粤剧的代名词,把华光作为粤剧的祖师爷,其实都是不知就里,以讹传讹。

明代广东南海人陈子升(16141692)在其文集《中洲草堂遗集》卷十七中题有《昆腔绝句》四首,之四云:“游戏当年拜老郎,水磨清曲厌排场。而今总付东流去,剩取潮音满忏堂。”诗中明确指出昆曲行当崇奉老郎。老郎即老郎神。明中叶,弋阳腔、昆腔、秦腔等已流行于广东,外省戏班外江班如姑苏班、徽班、江西班、湖南班、陕西班等经常入粤演出。受此影响,粤人也学习演戏,并由本地艺人组成本地班。陈子升善琴工诗,其诗说明了入粤演出的昆腔拜老郎神,而广东本地班也是在外江班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其拜师祖习俗也不会毫无关系。

刊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的杨懋建《梦华琐簿》说得更为具体:“伶人所祀之神,笠翁十种曲《比目鱼》传奇但称为‘二郎神’,而不知其名。《比目鱼》《入班》出宾白:‘凡有教,就有一教的宗主。二郎神一我做戏的祖宗。就像儒家的孔夫子,释家的如来佛,道家的李老君。我们这位先师,极是灵显,又极是操切。不像儒、释、道的是主都有涵养,不记人的小过。凡是同班里面有些暗昧不明之事,他就会觉察出来。大则降灾祸,小则生病、生疮。你们都要紧记教心,切不可在犯他的忌。’纪文达公《滦阳消夏録》曰:‘伶人祀唐明皇,以梨园子弟也。’余案:灌口二郎神,为天帝贵戚。元人作《西游记》,盛称二郎神灵异,非伶人所祀也。伶人所祀乃老郎神。粤东省城梨园会馆,世俗呼为‘老郎庙’。安次香曰:伶人所祀神,乃后唐庄宗,非明皇也。次香盖闻之宋碧筠。然亦但以《新五代史》有《伶官传》,故臆度当然。实亦未有确据。余每入伶人家,谛视其所祀老郎神像,皆高仅尺许,作白晳小儿状貌,黄袍被体。祀之最虔。其拈香,必以丑脚。云昔庄宗与诸伶官串戏,自为丑脚,故至今丑脚最贵。今入班访诸伶者,如指名访丑脚,则诸伶奔走列侍。其但与生旦善者,诸伶不为礼也。今召伶人侑酒者,间呼丑脚入座凑趣,斯为行家。每演剧,必丑脚至乃敢启箱。俟其调粉墨笔涂抹已,诸花面始次第傅面。广州佛山镇琼花会馆,为伶人报赛之所。香火极盛,每岁祀神时,各班中共推阿脚一人,生平演剧未充厮役、下贱者,捧神像出龛入彩亭,数十年来,惟武小生阿华一人捧神像,至今无以易之。阿华声容技击并皆佳妙,在部中岁俸盖千余金云。然老郎神为何人,卒无定论。余尝见伶人家堂,有书‘祖师九天翼宿星君神位’者,问之不能言其故。小霞为余言:‘闻诸父老,老郎神耿姓,名梦。昔诸童子从教师学歌舞,每见一小郎,极秀慧,为诸郎导。固非同学中人也。每肄业时,必至。或集诸郎按名索之,则无其人。诸郎既与之习,乐与游。见之则智慧顿生。由是相惊以神,后乃肖像祀之’。”

从以上记载看到,历史上粤剧戏班所供奉的祖师爷应是老郎神老郎神是侣传说不一。据明汤显祖《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为清源妙道真君,清代则多称为唐明皇﹐也有说是后唐庄宗﹑南唐后主或翼宿星君。把华光作为粤剧祖师实际上是以讹传讹。那么,华光不是粤剧祖师爷与琼花会馆建于何时有关系吗?答案是有(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