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能把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灵活应用运算律进行运算。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综合运用有理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有理数加减法统一为加法运算,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
难点:省略括号和加号的加法算式的运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叙述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
2、化简或计算:
(1)-(-8)
(2)+(-8)
(3)-(+7)
(4)-8+6
(5)-8-6
(6)5-14
(二)、新课讲授
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加法、减法的运算,今天我们来研究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例5
计算:(-20)+(+3)-(-5)-(+7)
分析:这个式子中有加法,也有减法,可以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到右逐一加以计算,也可以用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把它改为(-20)+(+3)+(+5)+(-7)使问题转化为几个有理数的加法。
解:(-20)+(+3)-(-5)+(-7)
=(-20)+(+3)+(+5)+(-7)
(减法变为加法)
=[(-20)+(-7)]+[
(+3)+(+5)]
( 加法交换律)
=(-27)+(+8)
(同号相加)
=-19
(异号相减)
把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转化为加法后,常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归纳:加减混合运算可以统一为加法运算。式子(-20)+(+3)+(+5)-(+7)是-20,+3,+5,-7这四个数的和,为了书写简单,可以省略式子中的括号和加号,把它写为:-20+3+5-7。这个式子读作“负20、正3、正5、负7”,或读作“负20加3加5减7”。
例5的运算过程也可以简单地写为:
(-20)+(+3)-(-5)-(+7)
=-20+3+5-7
(去括号)
=3+5-20-7
(分类,正数在前,负数在后,各数的符号不变)
=8-27 (同号先相加)
=-19 (小减大得负)
让学生正确理解“-”号含义,“-”号具有双重含义,减号,负号。如2-7中“-”号可以理解为负号,读作正2、负7的和,也可以理解为减号,读作2减去7。具体选用哪种含义,要结合具体情况而定,如-2-7中,前一个“-”显然只能作负号,而后一个“-”则可看作负号,也可看作减号。但“-”号只能一用,即一个“-”号视为某种含义后,就不能再具备另一个含义了,不能一号两用。如-2-5理解为-2减去-5,就犯了“-号两用”的错误了。
(三)、巩固练习
课本第24页练习
(四)、课堂小结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通常统一成加法运算,运算时常用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常用的简便方法有:
1、
同号相加法(正、负数分别先相加);
2、
相反数相加法(有互为相反数的可以互相抵消,先相加);
3、
凑整相加法(凡相加是整数的,可以先相加);
4、
同形相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或易于通分的分数先相加)等等。
总之要认真观察,灵活运用运算律。
(五)、作业布置
课本第25页习题第5题
二、教学反思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符号化简和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后进行的。符号的化简按照教材的方法是“在任意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就表示原数的相反数,即改变‘-’号后面的数的符号”;“在任意一个数的前面添上‘+’号,新的数和原数相同,即不改变‘+’号后面的数符号”。七年级的学生很难理解,因此本人教给学生符号化简的方法是:“同号的正,异号得负”。而对于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法则:一、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二、取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三、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四、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这些法则对于规范学生的思维,正确认识有理数的加减法是非常必要的。但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做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时还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7+5=-12,-6-4=-2等等的错误,让人十分头疼。究其原因,还是这个法则过于繁琐,学生难以掌握。从而造成学生在做有理数加减法时无法分清到底什么时候做加法,什么时候做减法。因此,在之前的有理数加、减法运算中,本人灌输的解题思想是“先定符号,再算绝对值:同号相加,异号相减。”
本节课,本人通过复习有理数的加、减法法则,并让学生按之前教的方法化简符号和进行没有括号的有理数的加、减法运算,为本节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
在教学中,本人以教材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强调运算的方法和技巧:第一步,去括号,即去掉有理数的括号;第二步,分类,即把正负数进行分类,同时把正数放在前面,负数放在后面;或相反数相加法(有互为相反数的可以互相抵消,先相加);凑整相加法(凡相加是整数的,可以先相加);同形相加法(分母相同的分数先相加,或易于通分的分数先相加)等等;第三步,做加法,即分别做正数和负数的加法;第四步,做减法,即小减大得负,大减小得正(同小学)。这样可以培养学生有条不紊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习惯,而且不容易出错,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并为下一章学习《整式的加减》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