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学峰专栏 | 两艘“青岛号”——郭川话航海(8)

(2015-09-11 14:15:31)
标签:

体育

房学峰专栏 <wbr>| <wbr>两艘“青岛号”——郭川话航海(8)

禹唐体育注:

禹唐在《世界上最昂贵的运动项目能否在国内借势崛起?》已经向大家介绍了帆船的产业价值以及中国帆船航海第一人郭川。北京时间201345日早晨八点,郭川在海上独自航行13720个小时后,通过终点线胜利重返母港青岛,成为第一个完成单人不间断航行的中国人,并获得了国际帆联世界帆船速度纪录委员会(WSSRC)认可的四十英尺帆船环球航行世界纪录。

 

201593日,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作为中俄两国纪念系列活动之一,中国·青岛号也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扬帆起航。摩尔曼斯克当地时间1641分(世界标准时间1341分),中国船长郭川率中国·青岛号国际船队冲过世界帆船速度记录委员会指定的出发线,正式开始冲击北冰洋东北航线不间断航行世界纪录。

 

作为国内对郭川最熟悉的体育人之一,房学峰老师将带领我们更深入地了解郭川船长的航海之旅。本篇内容为该系列第八篇。

 

郭川成为青岛航海运动的标志性人物,颇多阴差阳错,简单地说:虽然青岛有中国唯一的航海运动学校,但在十几年前的大部分时间里,那里的人们忙的是奥运战略,无暇开展大帆船运动。因此,要在青岛找出一个玩儿过大帆船的人来,恐怕也就只有郭川了。

 

2004年夏天,有史以来停泊在青岛港的第一条大帆船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这条46英尺长的船是全中国第一艘、所以编号是中国001”——它是一件抵押品。

 

一条船放在那里,总会有人打它的主意,除了债权人债务人之外,还有其他人。

 

当时,青岛奥帆委已经成立,青岛有关人士觉得使用这条船可以宣传青岛、宣传奥运会,决定拿这条大帆船做个活动,正好赶上青岛和日本下关成为友好城市25周年,就将它命名为青岛号首航下关,而郭川则成为船长的最佳人选——当时,中国几乎没什么人驾驶过大帆船,有些号称驾驶过的,也仅仅是号称而已。

 

2004912日,隆重的青岛号首航仪式在建设中的青岛奥帆基地举行,冠盖云集、人声鼎沸中,这座城市的上上下下男女老幼都为这条船感到自豪——领导一丝不苟地念着起草好的稿子:青岛人驾驶青岛号远航,推介青岛、宣传奥帆赛,在宣传形式上是一个创举,是青岛打造 帆船之都的过程中最具影响力的宣传形式之一,将极大地提升青岛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

 

鼓乐声里,青岛号扬起了船帆。

 

刚驶出几百米,还没离开码头,就听得咣当一声巨响,船上的四个人几乎都被抛进海里,郭川判断:一定是船的龙骨受到了严重损伤。

 

但此时,给他们拍照的媒体船还紧紧跟在左右、岸上的红领巾少年还在挥舞着鲜花、中国航海的前辈们还没来得及擦去眼角的泪水、有关领导正在问这条新闻几点在《新闻联播》播出……

 

郭川只有命令继续前进,同时满心担忧着在哗哗往外排水的几台水泵,心想:如果要漏了的话,船就得大修,青岛连一个能把这条船吊起来的设备都没有,更不用说能修这船的人了……”

 

等码头欢送的人群渐渐远去了以后,青岛号调转船头偷偷地回到了栈桥附近的临时泊位,此时,《新闻联播》里正播放着奥运友好使者船胜利启航的消息……

 

青岛号的日本之行虽然有几分喜剧色彩和闹剧成分,但不管怎么说,对于青岛这座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的城市而言,这是奥帆之都梦想的一个重要节点。

 

那么,青岛是怎样成为奥帆之都的呢?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的时候,申办帆船帆板比赛的伙伴城市是秦皇岛,几年之后,当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的时候,青岛海校提出:应该争取让北京奥运会的帆船帆板比赛在青岛举行。

 

此时的青岛海校处在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上,她原来是各个海上运动项目的管理者,国家体委在1994年成立水上运动管理中心之后,学校的权力和职能受到限制,变成了一个后勤服务机构。

 

水上中心成立之后不久,北京酝酿再次申办奥运会,青岛海校马上抓住机遇,提出由青岛作为伙伴城市,承办2008年奥运会的帆船比赛。学校领导主动向当时担任青岛市市长的王家瑞汇报了举办奥运会帆船比赛的想法,王家瑞起初还有几分不解,问他们举办奥运会帆船赛有什么好处,青岛海校回答:如果举办的话,青岛市的整个城市面貌和城市建设将会提前十五年。听到这个回答,王市长大喜,开始重视起来。

 

奥帆之都的称号,对于青岛来说实至名归,因为历届奥运会举办帆船帆板比赛的地方,一般都是航海运动发达的小城市,只有2008年奥运会是在一座大城市举办帆船帆板比赛的,而且、还是在一座大城市的中心地带、心脏地带举办的。

 

因此,当人们审视北京奥运会留下的奥林匹克遗产的时候,绝不能忽视青岛在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其中,青岛海校又具有格外特殊的历史地位:她是中国航海运动的摇篮、她是中国航海运动的黄埔军校、她是中国航海运动的大本营,她是奥林匹克的中国梦里、那蓝色的一环。

 

如今,每个来到青岛的人,都会到奥帆基地,感受一下那蔚蓝色的诱惑,感受一下那白帆点点的景象,完全是因为奥运会和奥帆基地的缘故,这座城市的色彩不再只是红瓦绿树碧海蓝天,而是增加了一重童话般的白色……

 

2004年,郭川驾驶青岛号,完成了中日友好行,第二年又驾驶同一条船完成了奥运沿海行,已经有相当高的知名度了。

 

完成了中国沿海行之后,郭川原本想去参加一个跨洋的比赛,没想到因为机缘巧合,他不得不第三次登上第二艘青岛号、参加克利伯环球帆船赛。

 

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号称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航海赛事规模最大的业余环球航海赛事1996年由罗宾·诺克斯·约翰斯顿爵士创立——前面我们提到过这个人,他是第一个使用无动力帆船完成单人不间断环球航行的航海家。

 

1995年,罗宾爵士受兵站式登山的启发,认为在发达的科技水平和专业设备的条件下,更多的人可以参与环球航行这一活动,这将带动一个很有潜力的新兴市场。他找到了一个合伙人Spud Spedding,在英国成立了克利伯风险投资公司做这项业务,在英文中,“CLIPPER”快帆船的意思。

 

所以,克利伯环球帆船赛,其实是一个由专业船长指挥、业余水手参与的赛事,属于群众体育范畴。

 

按照克利伯比赛的规定:一个航海爱好者可以选择全程,也可以选择分段,全程几万英镑、每一赛段几千镑。整个比赛全程需要十个月左右时间。

 

所以郭川说:这些年来,参加过克利伯环球航行的人有上千人,但绝大多数人只参加一次,这有点儿像旅游,一般来说你去一个地方一次就够了,不会接二连三地去。

 

帆船这项运动,听着浪漫,但很多人一上去就会后悔、大部分是后悔。除了晕船等原因之外,还有就是新鲜劲儿一过去,就会觉得那个地方不好玩儿,会有花钱买罪受的感觉,你想十几个人挤在一个水牢里头,臭烘烘的,能不难受吗?这有点像是当初中国人出国留学或者打工,拼命想出去,出去以后一看现实和想像差距很大,又不能马上回来,又不好去跟人诉苦……

 

老外参加克利伯航行,一般是退休之后,或者把工作辞了,专门拿出一段时间玩儿这个,但中国人参加是政府买单,不用自己掏钱。

 

当时,克利伯公司看准了中国办奥运会这个背景,青岛市也需要借助这个平台,所以冠名了一艘青岛号,那青岛政府肯定要给一两百万美金的,至少是这个数。

 

既然叫青岛号,总要有个中国人、最好还是青岛人,但中国人叫他买票上船,肯定招不上人来,但如果青岛号上全是一帮老外,又有点儿不伦不类,刚好有我这么个人,用不着培训就能上去……”

 

于是郭川就这样又上了一条青岛号,更被不少人视为英雄了。

 

换做其他人比如说换了我,在做了这两件事之后,肯定会想继续在奥帆之都形象大使这条路上走下去,因为这样的话可以从政府部门得到很多实惠,何况能更多地参与2008年奥运会的活动,那是很光彩鲜亮的。

 

但郭川不这样想,至少不完全这样想。

 

作为一个青岛人,他愿意为自己的家乡做更多事情,但是有两个主要理由,让他不愿意只做这样的航行:重要一些的理由,是这样的近海航行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他更想去到大洋深处,做真正的远洋航行;次要一些的理由,是他发自内心地不喜欢像傀儡似地站在舞台中央。

 

他对官员没有恶意,但他不喜欢行走官场,虽然他具有很良好的公民形象;

 

他对商人并不敌视,但他不愿意投身商场,虽然他掌握这方面的系统知识。

 

看起来,只有大海是属于他的……


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禹唐体育文章:

房学峰专栏 | 为什么是9月3日?——郭川话航海(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