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房学峰专栏 | 每一次都是“他”,这一次是“他们”

(2015-08-25 15:16:45)
标签:

体育

房学峰专栏 <wbr>| <wbr>每一次都是“他”,这一次是“他们”

本文作者:禹唐体育特约专栏作家 房学峰

 

禹唐体育注:

三名中国跳远选手同时晋级世锦赛决赛,创造了历史。对于这样的历史事件,今天我们继续跟着高产的房学峰老师的思路,来看一下这位资深体育人有何高见。

 

三名中国男子跳远选手以资格赛第四到第六名的成绩进入世锦赛决赛,不管他们能否获得奖牌,这已经创造了历史、这已经离获得室外世界大赛的奖牌无限趋近了。

 

在这个时候,我想起了这样一件事——

 

1981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男子跳远比赛中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刘玉煌在跳过811稳获亚军之后,又跳出了一个更好的成绩,可惜犯规了一厘米,这时,一位友好的外国裁判丈量了一下这个成绩,然后在刘玉煌的背包上写了“8.48”几个字,非常为他惋惜——去掉犯规的那一厘米,这个成绩是847

 

过了33年,李金哲又跳出了847的成绩,和刘玉煌那个时代以及中国男子跳远所有过去的时代相比,其间的区别在于:过去的每一次突破都是一个人的突破,现在是一个群体的突破。

 

1,足迹:从刘玉煌到李金哲

 

1984年,刘玉煌以799的成绩获得洛杉矶奥运会的第五名,这个成绩放在这届世锦赛上,仍然是一个能进入决赛的成绩。

 

刘玉煌的最好成绩是814,打破他纪录的是另一个福建人陈尊荣:8231991年世锦赛,陈尊荣以805的成绩闯进决赛,最终仅以792名列第十一名。

 

陈尊荣的个人最好成绩是836,后来被黄庚以838打破。黄庚为中国男子跳远实现了两次突破:1995年世锦赛,他以794获得第八名;而殊为可惜的则是1992年奥运会,他在以822的资格赛成绩进入决赛后,仅以787获得第八名。

 

但不管怎么说,黄庚是第一个在所有顶尖选手都参赛的情况下进入世锦赛和奥运会前八名的中国男子跳远运动员。他的弟弟黄乐则在1999年世锦赛上将名次再进一步,以801的成绩获得第六名。

 

下一个纪录属于劳剑峰,成绩是840,但他在参加2000年奥运会和2003年世锦赛的时候都没能进入决赛……

 

在过去的那些时候,中国男子跳远在世界大赛上大都是一个人在战斗,即使有两个人出赛,也基本不能同时闯进决赛(唯一两人进入决赛的是1992年奥运会),更不用说三个人了。

 

而在今天,不但李金哲、王嘉男多次跳过了810,而且唐功臣、黄常州、张宇的成绩也都在810以上,对了、别把他忘了:高兴龙。

 

2,关联:姚伟丽的哥哥和姚滨的妹妹

 

现在的女子跳远亚洲纪录保持者叫姚伟丽,她那个701的成绩,恰好相当于上届世锦赛冠军的成绩。

 

姚伟丽的哥哥叫姚滨,就是那个中国最有名的花样滑冰教练——最初,姚伟丽比姚滨有名,人们介绍姚滨的时候说他是姚伟丽的哥哥;后来,姚滨比姚伟丽有名,人们介绍她的时候说她是姚滨的妹妹

 

姚伟丽的先生叫刘剑波,他就是高兴龙的教练——这两年,21岁的高兴龙和19岁的王嘉男,在各项比赛中的表现都像26岁的李金哲那样出色,最好成绩分别是818825,考虑到他们是如此年轻,怎能说中国男子跳远的希望仅仅属于李金哲呢?

 

从进入男子跳远前八名的选手在本赛季的表现来看:美国的亨德森和英国的拉瑟福德实力稍强,分别跳出了852835,而在他们之后的其他选手中,有多达八人今年跳过了820。而中国队的优势在于决赛的人数最多,只要有一个人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就很有希望获得奖牌。

 

中国男子跳远这种人才济济的局面,让人想起朱建华时代的男子跳高和黄志红时代的女子铅球,当时,中国也能同时有三个人进入世界大赛的决赛并且都获得前八名,前者如1984年的奥运会、后者如1993年的世锦赛。

 

而和以往那两个项目相比,今天中国男子跳远项目中有希望的人才更多,所谓今非昔比莫过于此,即使李金哲他们这次不能拿到奖牌,也会在下一次或者在下一次的世界大赛上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3,运筹:冯树勇教练和亨廷顿大师

 

在中国男子跳远那些一个人的时代,冯树勇是最重要的教练员,当年他走马上任国家队副总教练的时候,被认为是与蔡振华、李永波、黄玉斌齐名的四大少帅之一。

 

冯树勇博士的特点是对于国际田径运动的情况非常了解,二十多年来,我就从来不去记任何关于田径的数字,需要的时候只要去查他那本田径大百科就可以了。

 

为了让冯博士为中国田径运动发挥做更大的贡献,他在几年前被任命为田管中心副主任,刚获得此项任命时,习惯了和运动员教练员一起摸爬滚打的他,非常不适应在京时一个人用一间办公室和出差时一个人住一间房的生活,更不用说吃大餐和喝大酒了。

 

冯主任请来了一位大师级的跳远教练:美国人兰迪·亨廷顿,此人是男子跳远世界纪录创造者鲍威尔和男子三级跳远世界纪录创造者班克斯的教练——中外优秀教练的精诚合作、互相交流和取长补短,是中国男子跳远取得全面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一点和竞走的情况非常相似。

 

这种合作和发展的模式肯定是正确的、是合乎竞技体育规律的,我们在这个过程中看到了中国田径运动扎实稳步的前进,男子跳远的资格赛结果,就足以证明中国在这个项目上所处的地位和所达到的水平。

 

4,遐想:彪之际  蛇足

 

既然说到了班克斯,又有件事不能不提:他是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生,这所学校出过中国田径的第一位史诗级人物——杨传广。

 

杨传广是一位十项全能运动员,是第一位获得奥运会奖牌(1960年)和第一位打破世界纪录(1963年)的中国男子田径运动员,他在十个单项里最擅长的两个项目、就是李金哲和刘翔也擅长的跳远和110米栏。

 

1960年奥运会开幕时,杨传广在UCLA的好友约翰逊(Rafer  Johnson),高举着星条旗走在美国代表团的最前面,杨传广则举着一块写明抗议的牌子走进会场:他们要以中国的名义参赛、反对以福摩萨的名义参赛……

 

我之所以在这里要顺便谈到杨传广,是因为在苏炳添实现了突破以后,有的媒体朋友只记住了而忘记了他们,在欣喜彪之际、稍涉足之忌——

 

苏炳添不是第一个进入世界大赛100米决赛的中国人,几十年前的纪政进入过;

刘翔不是第一个创造世界纪录的中国跨栏运动员,几十年前的纪政创造过;

中国田径运动在世界大赛上的光荣历史是从杨传广开始的,他所从事的十项全能运动对于黄种人来说、难度未必小于短跑……

 

唯一的差别仅仅是:

 

就像男子跳远那样,所有的过去都是一个人的,只有在今天才变成了一个群体的他们


——————————————————————————————————————————

房学峰:资深电视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首席策划,中国体育的活字典。


本文系禹唐体育“房学峰专栏”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本文链接


点击阅读原文

更多房学峰专栏文章:

 

苏炳添:我们想着他 他却想着他们

 

田径世锦赛前瞻:中国竞走的筑梦历程

房学峰专栏 <wbr>| <wbr>每一次都是“他”,这一次是“他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