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限量or受限,阿迪能否逃离厄运

标签:
体育 |
音乐行业和运动鞋行业已经缠绵了好几十年。只要想想美国著名的说唱乐队Run-DMC,以及他们为阿迪所做的一切,或者穿着Chuck Taylors运动鞋的朋克乐队The Ramones,我们就能理解这两者之间的重要关系。各类品牌已经“深植”名人市场多年,以求给他们的产品带来更多曝光。
近年来,许多运动鞋品牌开始与众多音乐人、艺术家以及名人展开鞋类合作,而这些合作项目又是众多收藏者和粉丝“高度垂涎”的事情。下面让我们探讨一下这些合作背后的理据与价值。
多数情况下,这些合作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大肆广告宣传,而这样的宣传对于名人和品牌来说是双赢的好事。不论是名人还是品牌,双方都希望获得声誉。这些名人通常不会获得报酬(除了能获得几双免费的球鞋给朋友和家人)。拥有一双有自己签名的球鞋,名人可以吹嘘一番,而品牌也正好能借其光环取取暖,那些选择销售该合作产品的零售商自然也能跟着沾沾光,大家都希望明天的时尚类和鞋类报道中能出现自己的名字。
名人参与设计非常有限。首先,名人鲜有设计才能,也没有任何鞋类制造经验。品牌商只会问名人的一些喜好和愿望(“青色是我最喜欢的颜色”;“我喜欢独角兽”),设计中会考虑进去这些比较个性化的元素。
这些鞋子不会进行大规模、商业化的生产,鞋子的数量基本都少于5000双,而据报告显示,美国人去年购买鞋子的数量超过3亿双。但所有这些限量发行的合作产品加起来,也不足以推动该行业的销售状况。
因为这些球鞋限量发行,所以其需求通常会很高,而且在网上转售的价格也会翻倍。由于这些限量的球鞋需求大,所以大家通常就会得出一个错误的假设——如果大规模地批量化生产,他们也一定会卖得很好。
历史的铁证对此做了有力的驳斥。大约10年前,锐步试图将其与Jay-Z和50 Cent两名当代重量级的歌手之间的合作关系商业化。他们合作的球鞋很快就卖光了,其气氛相当振奋人心。于是,锐步就计划生产更多双,并扩大销售范围,以此来巩固其之前的小小成功。接下来的稍微大规模的销售做得很好,所以锐步又继续增加了产量,还为50Cent做了G-Unit运动鞋,再次试图将其合作规模化。
但其所有的大众市场都遭遇惨败,这些已经生产的鞋子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市场来消化。只好降价、取消订单,并把这些堆积的鞋子卖给特价零售商处理掉。然后就再也没有生产过这些鞋子,和这些名人的合作关系也终止。
而法瑞尔·威廉姆斯和锐步之间的“Ice Cream”合作也无疾而终,音乐人The Pharrell和法国鞋类品牌Palladium的协议也未得到执行。回想起来,根本就没有一个和名人合作的产品实现了规模化的商业价值。
从这些例子我们得到的经验教训是:限量意味着受限。一款鞋子在有限的数量下,无论它在零售端的销量有多火爆也不能保证在进行大量生产后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再来看看阿迪,阿迪达斯与Kanye West 和 Pharrell Williams这两位享受全球的音乐人签订了代言协议。
品牌付钱给音乐人让其代言,不免让人有些担忧,原因如下:
1.
2.
而这些试图将限量版的产品规模化的品牌基本都是在火中取粟。有前车之鉴,阿迪与West 和 Williams的合作是能扭转乾坤还是在劫难逃,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