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第四部分:专栏分析
1、CCTV5共两档篮球专栏——NBA最前线和篮球公园;NBA最前线依托NBA赛事,且在晚间黄金段播出,收视更高

2、NBA最前线平均收视0.402%,最高收视0.51%。

3、篮球公园平均收视0.355%,最高收视0.49%。

第五部分:商业开发
1、篮球的营销传播价值梳理

2、商业开发整体成熟,CBA和NBA赛事赞助最丰富;以李宁、耐克、阿迪达斯、安踏、匹克为代表的运动品牌争夺最为激烈。

3、匹克:完美借势NBA,强化品牌形象

4、海飞丝:网罗体育新鲜人,互动为王

5、青岛啤酒:多线活动,释放品牌权益

6、红牛:马布里领衔,引爆篮球能量

第六部分:禹唐观点
1、篮球市场价值仍有提升空间
篮球运动在国内的关注度和影响力足以比肩足球赛事,而从大众参与度来看,篮球甚至要高于足球。
2013年相比恒大带动下的足球市场,篮球市场整体不温不火,缺乏亮点。新的话题和热点会让篮球市场价值再度升温。
2、NBA影响力止降,趋于平稳
NBA在中国迅速崛起自姚明加盟火箭之后,这样的中国元素可遇不可求。姚明退役之后的NBA影响力随后下降,林书豪的出现曾一度带来希望,但从目前来看影响有限。
NBA作为最为成功的篮球职业联赛,其商业运营、市场推广、造星能力无人能及,价值仍在,下滑已经减缓,逐步进入平稳期 。
3、国内联赛需要更加多元化
CBA联赛被广泛看好,但近年来发展乏力,尤其是在2012年NBA球员淘金热过后,收视下降严重,亟需刺激。
NBA和CBA两项占据了篮球市场75%的市场份额,集中度过高,国内WCBA、CUBA等其他联赛也应适当加强推广,培育新的联赛品牌。
4、参与和互动是篮球营销重点
篮球运动的高对抗性和高参与性使得其成为最贴地气的大球运动,在篮球营销上更应当重视互动。
赛事赞助商的身份并不重要,只要有篮球精神,只要懂得整合资源,借势而为,就是成功的篮球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