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9.4日,在实训楼有儿童剧场,幼儿保育专业组集中一起,观看心理讲座视频。
会后,整个组开展了一系列研讨:
1.
培训内容的实用性
-
培训内容涵盖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实用技巧和案例分析,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心理发展特点。
- 特别关注了情绪管理、压力应对和人际关系等主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能够灵活运用。
2. 互动性与参与感
- 培训过程中设置了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环节,增强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促进了经验分享。
- 教师们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实际问题,培训师也给予了针对性的指导。
3. 后续支持与资源
-
建议在培训结束后,提供更多的线上资源和支持,如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书籍、视频和网络课程。
- 定期组织跟进会议,分享实施经验和解决遇到的问题。
开学适应性工作特色做法
1. 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开学初期,组织班级心理健康主题班会,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分享对新学期的期待与担忧,增强班级凝聚力。
2. 一对一心理辅导
-
针对新入学的学生,特别是转校生,提供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他们克服适应期的焦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
对每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定期跟踪学生的心理状态,及时发现并干预问题。
4. 心理健康宣传活动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通过海报、广播、校园网站等多种形式,提高全校师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视。
5. 家校合作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定期举办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帮助家长了解如何支持孩子的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家庭环境。
通过以上措施,旨在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开学适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