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谱】贝多芬《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槌子键琴”》作品106【PDF文件/46页】

标签:
古典音乐钢琴贝多芬乐评乐谱 |
分类: 贝多芬乐谱 |

《降B大调第二十九钢琴奏鸣曲》作品106,完成于1818年底。这是一部惊世骇俗的、巨人般宏伟的作品,成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式加以交响化处理的最完美的典范。通过这部篇幅最长的钢琴奏鸣曲,贝多芬确立了在创作风格上回归“德国式”的古典刚正,和精神内涵上寻求超然安定的艺术之路,用严密的结构和纯粹的音响表达了深沉、苍劲、“天人合一”的情绪,体现对生命、美好、豁达的渴望和追求,由此迎来了音乐创作的一个崭新高峰。当时伦敦的钢琴制造商送给贝多芬一架出色的钢琴,德文称“槌子键琴”,以有别于“拨弦键琴”,因此,这部作品又称《槌子键琴奏鸣曲》。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由节奏强烈的动机开始,如同响亮的号角在召唤,随即光明胜利的旋律与号角融合,形成热烈壮观的气势,令人激动不已。在号角动机再次出现后,优雅的第二主题出现,连绵的琶音音阶晶莹剔透、色彩斑斓。该主题经过扩展后出现强力的节奏乐思,延伸至带有柔和表情的第三主题,继而又强力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由一段小过渡带入了以第一主题号角动机为基础的赋格段落。浩荡的乐句由暗至明、由弱至强,有如勇往直前的军队,威武雄壮,势不可挡。柔和的第三主题动机暂时缓和了气氛,然而号角动机奋然而起进入再现部。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主题调性完美统一。尾声中第一和第三两个主题动机在音色和力度上构成对比,随后出现了较长的颤音。号角动机回归后音乐趋于渐弱,最后以强奏和弦果断结束。
第二乐章,谐谑曲:很活泼地转急板,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由同一节奏的反复构成,跳跃戏谑,情绪多变,随后进行几次变奏。第二段主题单纯质朴,飘忽的旋律好似梦幻一般,接着出现一段狂放的强奏卡农段。第三段再现第一段主题。尾声在一阵神经质般的敲击后轻轻结束。
第三乐章,持续的柔板,充满激情和感伤,奏鸣曲式。呈示部两声极轻的触键开启了宏大的第一主题。这是一曲婉转的悲歌,娓娓诉说着苦痛、不幸与哀伤,其中有两次降下绚丽的高音,就像一束来自天堂的亮光。接下来是有如夜曲般的过渡段落,华彩性音调尽情挥洒着无尽的情感,十分动人。温暖朴实的第二主题从低音域悠然出现,然后以连绵的三连音型逐渐上升高扬,带来鼓舞与安慰,对光明充满坚定的信念。呈示部就此结束。展开部较短,先以空寂的音响展示第一主题,随后演变为激烈的强弱对比,具有即兴性质。稍作平复后开始再现部,变化重现呈示部内容。第一主题以密集的高音断奏重现,仿佛进入了缥缈的世界。随后恢复原样,天堂的亮光还是那样令人欣喜。过渡段落省略,直接转到高音区的第二主题,音色十分灿烂精美,令人心旷神怡。扩大的尾声仿佛是第二个展开部。两个主题的动机在此融合、对应和变奏。经历了大开大合的起伏后,一切终于解脱,到达永恒的寂静与和谐。乐章结束在宗教圣乐般的延长音中。
第四乐章,广板转果断的快板,赋格曲式。开始是一段序奏,由慢、快、急几种速度交替出现构成,显现了内省、向往、期盼等多变的心境,随后由颤音引入宏伟的赋格曲。在赋格呈示部,急速的主题既有意志坚定、百折不挠的气势,又洋溢着获得胜利的无比欢乐。它在不同音区反复地呈示、追逐、和应,风起云涌一般,形成排山倒海之势。赋格展开部了无痕迹地进入,主题更是充分表现多重性格:忽而转调变形,忽而铿锵前行,忽而又连奏如歌,连绵不绝的音流加上瑰丽的颤音营造出炽热化的氛围,令人目眩。几声强奏和弦带来了一段柔板过渡,缓和了前面的紧张气氛,淡化了强烈的戏剧性,有种云淡风轻的效果。然而赋格再现部的开始重回洪流,主题以精准、从容的步伐重现,密集的衔接对位又一次体现了高超的作曲技巧。尾声由琶音引入,情绪平定下来,主题动机经不断攀升至高点后有力结束这部鸿篇巨制。
==========
下载地址:(访问密码:62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