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曲谱】贝多芬《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月光”》作品27第二首【PDF文件/12页】

标签:
古典音乐钢琴贝多芬乐评乐谱 |
分类: 贝多芬乐谱 |

贝多芬在1801年完成的,编为作品27的两部钢琴奏鸣曲(第十三、第十四)统一被冠以“幻想曲式”的标题,说明二者均具有形式自由洒脱、乐思浮想联翩的特点。其中的《升c小调第十四钢琴奏鸣曲》作品27第二首,有一个别名《月光奏鸣曲》,来源于德国诗人路德维希把此曲比作瑞士琉森湖上的月光。贝多芬把此曲献给他当时的学生朱丽叶·妲桂察蒂小姐。贝多芬曾对她一见倾心,但到下一年初,她已另外爱上了一个有地位的伯爵并结了婚。由于出身的天壤之别,二人劳燕分飞。
1800年是贝多芬思想上和创作上日渐成熟的时期。他这时的创作风格已抛开了早期奏鸣曲中的旧有的刻板的规则,而追求崇高的理想和新的表现手法,追求形式的完美性和内容的深刻性。《月光奏鸣曲》就是这样一部结构新颖之作,是贝多芬开始从古典乐派朝浪漫乐派转变的作品之一。第一乐章如梦如诗的意境,第三乐章奔腾抗争的激情,都个性化地表达出贝多芬的内心世界,每一个音符都深深地留下浪漫的气息。
第一乐章,持续的柔板,三段曲式。序奏是贯穿整个乐章的连绵三连音,犹如月光星星点点,营造出无边的幻想氛围。第一段主题宁静沉思地行进着,继而又略带忧郁地吟诵,在曲折有致地走向高音区后变奏出主题,呈现出些许的躁动不安。第二段主题像是过渡乐段,三连音持续地转调跑动,一次次唱出清澈透明的高音,随后不得不回到低沉的阴郁。第三段变化重现第一段主题,情绪较之前稍饱满一些。尾声第一段主题动机在低音区出现,伴随高音区第二段主题动机随意蔓延,含蓄地抒发出一丝伤感,最后轻轻结束。
第二乐章,小快板,三段曲式。第一段主题采用轻快雅致的断奏,在强弱和长短对比中行进。第二段主题先是突出铿锵的节奏,后又出现柔和恍惚的音调。第三段简要重现第一段主题后结束。
第三乐章,激动的急板,奏鸣曲式。呈示部第一主题在爬升的琶音中出现强烈断奏,似狂涛汹涌,道出了不尽的愤懑。第二主题更像是急切的申诉,流动的快速音符配合强奏斩钉截铁。第三主题的短促音型振奋干练,凸现出坚强的意志。随后第二主题动机回归结束呈示部,双呈示部后进入展开部。展开部先呈现第一主题动机,接着第二主题动机多次转调,第三主题动机变奏将音乐带入一个短暂的休止。再现部简要重现呈示部内容,情绪更为热烈。尾声中第一和第二两个主题动机表现情感更为不羁,在幻想性的装饰音流后以滚滚气势结束。
==========
下载地址: (访问密码:626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