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是积累工作经验和工作能力的一种方式,目前的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一般是兼职,在学校或者校园周围寻找一些简单的兼职项目,但是也有学生认为兼职弊大于利,是人才的浪费。
目前在校大学生中,80%以上有实践的需求,赚外快已不再是贫困同学的专利,而成为了很多大学生课余锻炼自己能力挣点外快的主要方法。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兼职弊大于利。大学生时间少,如果不抓紧时间,则学不到扎实的基础知识。另外,大学生所要参加的活动很多,如果兼职,则精力不够,进而影响学业。大学生出去兼职,多数人干的是粗活、累活。大学生应该以学习为重,兼职是次要的,不要一味地兼职而荒废学业。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
而更多的人认为课外时间利大于弊,抛开赚钱不说。实践过程中可以培养交际、处事等方面的能力。人是锻炼出来的,实践可以让人早得到锻炼。早出炉,早得到真金。以后找工作,关键是个人能力起决定性作用。竞争是残酷的,只有不断地充实、锻炼自己,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只要适度,实践是件好事。
目前来说,实践的现象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出现在经济情况比较困难的学生身上,学生打工也不再是赚取生活费那么简单。现在的大学生之所以如此热衷于兼职,主要出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是目前的社会环境,大学生就业压力太大,很多人希望通过打工取得工作经验,以此来培养自己的能力并为将来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做准备;另一方面是由于现代大学生的心态已经跟以前的大学生有了很大的区别,他们自立的意识很强,希望用自己的劳动来赚取酬劳,以取得一定的“经济独立”。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现象也是社会的需求造成的,现在的单位在招聘时往往会要求应聘者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甚至以此作为招聘毕业生的一个门槛,这就导致许多学生在读书的时候,努力使自己从学生的角色向社会人的角色转换。因为这些都和未来的就业前途挂钩,所以学生对于兼职的热情自然就空前高涨,哪怕报酬并不是非常丰厚,他们有些人也会不惜耽误学业而选择去打工。
也有部分企业表示,虽然在校大学生在经验和能力上还有一定的不足,但是这些能力通过一定时间的培养都是可以逐步建立起来的,企业更看中的是学生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而刚毕业的学生无疑比跳槽过的职员稳定度更高,所以企业非常乐于接受有过社会实践的大学生加入他们的团队。
大学生实践的利与弊是相对而言的,如果注重过程,则利大于弊,如果注重结果,则弊大于利。另外,我们在实践的同时应注重自己的专业知识,要在不影响自己学业的前提下参与,才能获得学业与社会实践能力的双丰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