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孔子
(2018-10-16 16:02:24)分类: 纯文学类 |
孔子作为一个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不仅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又是儒家学派得创始人。他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相传他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在中国古代,他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今天我们从阅读的书刊中知道,孔子存在一些今天无法理解的现象:
第一:他是一个鄙视劳动,鄙视劳动者的教师。他不参加生产劳动,他的学生也不参加生产劳动。他的学生三千,没有一个懂得五谷杂粮是怎样生产出来的。孔子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他认为物质财富的生产者天生就是要受人统治的。他的这种观点不能让人接受。
第二:他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就是说法律,条令等强制性的规定不是用来约束上层人物(即统治阶级),而只是用来治理下人(劳动者)的;而一切的文明都不可以传授给庶民,以免这些人聪明起来后会团结一致,来反抗统治阶级。而我们现在不仅仅是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而且主张干部和群众之间,上下级之间在政治、经济等方面建立一种平等的关系。
第三:孔子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孔子所说的小人就是体力劳动者。他认为体力劳动者和女人是靠他这样的上人,贤人养活的,而且最难养。而无产者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的真正动力。”“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妇女能顶半边天。”
第四:孔子宣扬的礼教,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强调被统治者必须无条件地服从统治者,做儿子的要绝对服从父亲,他没有说到女儿,因为他认为做女儿的根本没有说话的权利,女人出嫁以后要绝对服从丈夫,不仅仅是如此,而且是夫在从夫,夫死从子。现在,我们提倡的是“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