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素养、本质”——听吴正宪《小数除法》一课有感
(2016-03-03 10:38:54)3月1日,我聆听了数学名家吴正宪老师的《小数除法》一课,吴老师独特的人格魅力和精彩的教学方法,深深吸引着孩子们,也同样深深地启发了我。
吴老师课堂的特点是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和探索,而且她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显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这堂课上,吴老师充分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操作,通过思考、动手分、记录过程、总结方法的活动,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到数学本质,从具体到抽象,从“分钱”到“分水果,”“分米”“分糖”等行为,最终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其实就是分计数单位,成功地将一节枯燥的计算课变成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分分分”的课堂,让我不禁为之赞叹,也和同学们一样,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觉。
这堂课中让我印象尤为深刻的是吴老师对孩子们“问题意识”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孔子也曾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确实是学习活动的根源和教学活动的中心,它需要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自主探究问题,通过实践来解决问题,如果在教学活动中没有问题,就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在杭州学习时,刘松老师的“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和黄爱华老师的“大问题教学”都说明了在如今的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是重中之重。在吴老师的这堂课上,类似“有没有问题问他?”“你有什么问题吗?”这样的话贯穿了整个课堂,学生们在不断的提问,思考,解决,领悟中自然而然地学会了这节课的知识,这是一种自发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接受。因此,在今后的数学课堂上,我也应该着重培养孩子们的问题意识,引导孩子们多提问,多质疑,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学习习惯,也成为了这学期习惯目标培养的其中之一。
另外在这节课上,吴老师也充分展示了对于孩子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在这节课上,吴老师对孩子们数学运算和直观想象方面进行了充分的培养,由易到难,由直观到抽象,让孩子们逐步理解了小数除法的本质。在我的数学课堂上,有时会因为急着想完成教学任务而忽略了学生基本数学素质的培养,长远看来,这样的做法是对学生无益的。吴老师在之后评课时曾说:“数学核心素质与教学内容相比,更加重要,教不完的内容明天继续教。”我想今后我的课上也应该放慢脚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
半天的培训,我的感受很深,吴老师的课对我刚进入新学期还处于迷茫和惶恐的状态起到了醍醐灌顶的作用。相信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运用今天学到的经验,努力让自己的课堂变得更加充实,更加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