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有幸在毕业两年后回趟大学,当时面对新校区盖的一大片别墅博士公寓,庆哥说:“看看这些别墅,硬是吸引不来高素质的博士,连院长的儿子都去澳大利亚了,他们最懂教育,居然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国外,可见咱国家的教育啊!”
那时我在高中教学已经有了一段时间,虽然质疑国家教育的水平、高考模式的实用性、乃至大学生混天的状况。但是内心深处对于庆哥的话还是不以为然。
以后近十年的教学生涯,让我觉得,我们国家的教育真是垃圾,尤其是公立学校为了分数所做的一切。我内心很想改变这个状况,就算不能改变目前的高考,能让孩子快乐一年也是一年啊。
到我看了《中国正处级以上干部的子女一律不得出国留学》这篇文章时,终于想要写写我眼中的国家教育弊端。
首先,学校习惯规定很多不允许的东西。国家为了安定团结,为了孩子们从小养成爱国的思想,设立了品德和政治课。说实话,人的思想一旦被约束,等有了分辨是非的能力时,他发现实际的东西和书本上的一点都不一样时,那个反差啊,会让人怎样?从小就不实事求是,这也许是现在国人浮躁的原因。各种约束也是使孩子少了创造能力的关键,没有创新,国家会有希望?
第二,学校教育多考分,少锻炼能力。学校里教授的东西,在我看来,很多都是可有可无的,系统的知识学习是好事,但是光强调分数,连最起码的动手能力都没有,那学校里养的是人么?接个开关不会,接个线头不会,连做个饭收拾家务都弄不好。十来岁的孩子不会坐公交,十来岁的孩子没叠过被子,上帝啊,这就是我们国家的新一代。行为习惯远比学习考分数重要。
刘校长一直强调的就是行为习惯,以后这个社会拼不了爹妈了,咱们这一代人检验成功的标准不是有多少钱了,很多人都有钱了,而是教育孩子,不是教育孩子学习多好,而是适应社会能力有多强,你连最起码的行为习惯都没有就完了。
第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还是不完善,有矫枉过正之嫌,貌似保护了学生,有了人权,其实在变相的因为个别教师的行为而给了很多孩子不学习的理由甚至权利。我省高中都是住校,一个月一次假期,因为个别孩子周末不想学习,不想补课,就打市长热线,结果上面压力下来,搞的学校领导没办法就放假。这种不想学习的渣滓,因为一个或几个就会影响一届学生,公立学校的校长谁不怕上访啊?连上个课都会被乱七八糟的影响,这还不算为了应付各种上级检查而让学生花费时间收拾这收拾那呢!教学就是上个课学点东西,你天天上面来人检查,检查个屁啊!外行的啥也不懂,就劳民伤财了。
以上三点将就足够使国家那些有能力的人把孩子送到国外,这还不考虑正处级以上干部不知道干了啥事怕被人逮的原因。这几年的裸官多多啊!一个中国官员,娶的有外国国籍的媳妇,生的有外国国籍儿子,唉!
年前一直看一个私塾的教育模式,觉得很有启发:他们的授课模式,面试家长的环节,国学和实际知识联系的重视。也许只有私立学校慢慢的变革才会带动公立学校的的进步变化,进而影响国人的变化。
咱们学校也一直在改革,这学期在教学方法上就有很多大变化,我们还会一直改变,变得让孩子更适应这个需要坚强、乐观、有责任感的人生存的社会,我们的孩子也会成为坚强、乐观、有责任感的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