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紧急保护杭州机杼文化的唯一历史遗存——陈家大院

(2017-09-23 01:32:44)

紧急保护杭州机杼文化的唯一历史遗存——陈家大院

(此文写给杭州市委书记、江干区委书记)

丝绸是中国历史文明的重要象征,承载着中华数千年的历史沧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取丝织绸的国家,早在秦代时就已有丝绸销往海外,是中国引以为傲的文明输出。因江南气候适宜种植桑树柘树,蚕桑业的重心逐渐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到唐代时,杭州已成为全国的主要丝绸产地。而艮山外是杭州蚕业的集中之,自唐以来就机声隆隆,盛产绫罗绸缎,著名的杭罗就产自这里

《民国杭州市新志稿》载:“杭州之机户,始于唐代。相传州人唐名臣褚遂良九世孙载居广陵,得织锦法,归而教其里人。于是杭州之机杼甲天下。杭人追思其功,立庙祀之。清雍正时,业机杼者立机神庙以祀黄帝,而以禇载附祀,即艮山门外之轩辕黄帝庙。厉樊榭、卢文弨均为文以记其事。唐穆宗长庆二年诏浙西造大幅盘绦缭绫一千匹。白居易称杭州出柿蒂绫,花者犹佳。则杭州丝织,在唐已盛。”

艮山门外的蚕桑丝织业又以三里亭为最集中。三里亭,因距艮山门三里而得名。清光绪年间(1875—1908),在三里亭的丝绸作坊,领有牙贴(朝廷颁发的营业执照)为杭城最多。民谚“艮山门外丝蓝儿”,也多指三里亭。清末民初,杭州丝织机户有三个同业公会,知名的生货业同业公会设于三里亭下菩萨(今三里亭直街)

清《东城杂记》:”杭东城,机杼之声,比户相闻。郎仁宝云:起于褚河南九世孙载善织作绫锦,今褚家塘通圣土神是也。其中一供尚衣之匠,花样有为《西湖十景全图》者。秀州朱稼翁稻孙《武林恭纪》诗云:十样西湖景,曾看上画衣。新图行殿好,试织九张机。”清帝康熙、乾隆南巡时对艮山门外的机杼留有诗句。

康熙

遍野农桑绕翠旌,畦边童叟带云耕。

江山尽是升平日,才晷难忘始终情。

乾隆

    咿轧村齐响纬车,松明火烧斗河斜。

     辛勤吴女无闲暇,那采寻常陌上华。

民国初年时,艮山门三里亭一带的丝织业开始复兴,日本侵华时期又趋于衰落。日军占领杭州后,更是一落千丈,很多机户纷纷闭业。日本投降后,丝织业有所恢复,但已没有历史上的旺景。解放后,实行公私合营,合作化使原本分散的机坊户集中生产,成立地方国营杭州笕桥绸厂,从此传统机坊相继关闭。时至今日,艮山门外兴旺千年的机坊几乎绝迹,唯有三里亭的陈家大院还保留大机坊户的遗存,已显得十分的珍贵。

陈家大院,为陈雪泉(1868—1946)在光绪八年(1882)从钟姓人家买入。宅院有三进,大小房屋10余间,建造于同治三年(1864),大院总占地面积1.3亩,周围置有竹园、池塘、菜地。陈雪泉购入整个大院后,将大院中进的风火墙改为平马墙,除现存的中进大院为家人住屋外,前后二进房屋改办机坊,置脚踏木机6台,缫丝机一台,一举成为当地机坊大户。为了区别其它机坊的丝织产品,陈家所织绸缎皆织有“花”字图案。“花”牌丝织产品在当时杭州绸业具有声誉。1937年,日军占领杭州前,陈家把机坊全部关闭,所存丝绸绫缎均低价处理,将未织留存的2000量土丝存入“四行”仓库(四行为:中国银行、中央银行、交通银行、农业银行),匆忙远避他乡躲避战乱,弃家财物多被日军抢劫,损失惨重。

陈家祖籍福建兴化,元初迁居萧山临浦山头陈(柏山陈),陈雪泉为宋代抗元名将陈文龙第28代、山头陈第27代后裔。现陈家大院主院(中进)仍在,有陈雪泉孙陈祖堃(86岁)夫妇居住。陈家大院,作为艮山门外机杼文化的唯一遗存实体,政府和民间均有责任给予全面保护,望政府相关部门立即启动保护程序。

艮山门外“机杼文化”完全可与西湖文化、钱塘江文化、运河文化、南宋文化、西溪文化成为杭州市的重要文化遗产,同时也是江干区最重要的两大历史文明(海塘文化和机杼文化)之一。坚决保护三里亭机杼文化的唯一历史遗存——陈家大院,是社会的共同责任!

同时,作为机杼文化重要象征的“三里亭”,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古亭。“三里亭”清代旧址离陈家大院仅700米(距机场路约10米处),现尚为一方空地,如能复建,对保护机杼文化意义深远,建议政府着重考虑复建事项。

现在三里亭直街(南宋走马塘路的一段)一带开始启动城中村的改造,这是当地居民改善生活的福音,是建设美丽杭州的重要举措,因此获得动迁居民的大力支持。然而,三里亭一带的历史遗存,应当在这次拆迁前进行一次全面调查,以免破坏许多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文化遗迹。除了必须保护的杭州机杼文化的象征——陈家大院,“三里亭”古亭遗址,诸葛庙(俗称下菩萨)遗址建筑物遗存,南宋走马塘路遗址都是应当引起重视并给予保护的重要历史文化遗存。为此,在当前三里亭直街区块动迁之际,我紧急向杭州市政府和江干区政府提出三点建议如下

一、立即启动保护杭州机杼文化的唯一遗存——陈家大院;

二、立即开始对三里亭直街动迁区块的历史遗存调查;

三、保护并复建属于机杼文化重要象征的“三里亭”古亭,对沉淀着丰富历史文化的南宋走马塘遗址给予立碑纪念。

我借此郑重呼吁二点

一、2015年以来,为保护杭州传统文化,我多次向省、市政府提出对杭州唯一机杼文化的历史遗存——三里亭陈家大院进行保护,包括2015年5月18日的《必须保护艮山门外机杼文化唯一遗存—陈家机坊大院》的呼吁书;建议保护修复与永安桥(麦庄桥)相隔一里、同在古后沙河(今麦庙港)上,重建于清代的古桥——郑家桥(仅桥面部分被损坏,桥的拱形和桥堍都保持较好);建议保护修复智果寺两座大殿损坏严重的历史建筑、灵隐白乐桥茶园的黄机墓(清朝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戏曲家洪昇的外祖父)和留下东穆坞的洪钟墓(明朝刑部尚书)等均无丝毫回音,这是对一个公民的极为不尊重(本人还参加过自卫还战),也具有严重的羞辱性,真太不应该了,望本次建议能够获得市政府的及时回复。保护历史遗迹不能拖!

二、我们的公益建议是付出大量劳动的,希望得到政府的尊重,因为我们也是一个人,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也是一个参加过战争的退伍军人。如果再像前几那样对我众多的公益建议不予理睬,不回复,我将向党中央和全国大专院校著名的历史学家写信(或通过网络陈述),申诉政府对一个公民公益建议的严重漠视。这在我们今天的社会,政府不应该如此啊!望予重视。


 杭州古都文化研究会城东分会秘书长、杭州西溪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俞长寿  2017年6月26日

 

 

 

 

紧急保护杭州机杼文化的唯一历史遗存——陈家大院紧急保护杭州机杼文化的唯一历史遗存——陈家大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2017年09月20日
后一篇:2017年10月14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