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复旦库里”李宜效:读中文的理科学霸

(2016-09-29 17:48:38)
标签:

杂谈

“复旦CARRY哥”,这是李宜效第一次进入我视野时同事给他的称谓,在壹球大学巡回赛复旦站的比赛中,作为新生的他在前两战分别砍下35分和33分,因为他以一己之力连续率中文系取胜,CARRY哥的名号不胫而走。

起初,我觉得这未免有些大惊小怪——经历过大学院系联赛的人都知道,在水平参差不齐的新生比赛中,只要球队有一个强点便可以轻松拿下很多弱旅,若是有两个三个,几乎就能算得上是强队了。

一天后,我在复旦校园里见到了他,一个毫不起眼的瘦小男孩,若不是之前看过照片,我很难相信眼前的他便是那个在赛场上射程遍布半场、得分大包大揽的李宜效,用时下比较流行的话来说,画风不对。

http://ww3/large/d498a094gw1f8al871150j20ku0cg0uj.jpg

在街边咖啡馆坐下后仔细打量了他,灰色的耐克运动套装,鬼虎冢的运动鞋,标准的大一男生装束,从他短裤上星星点点的油渍,我能联想起自己第一次离家读书、完全不会自己洗衣服的窘境,也许很多男生都经历过。

相比在球场上的锋芒毕露,生活中的李宜效出奇的腼腆安静,在像我这样的陌生人面前,他甚至显得有些不安。不过在谈到篮球时,他终于找到了一些安全感,也和我聊起了自己曾经的经历

初识:曾拿过全市冠军的嘉兴小伙 

http://ww3/large/d498a094gw1f8alafdgz0j20ku0fn0x0.jpg

​和很多爱篮球的孩子一样,他从小学便开始打球,不过他最爱的却不是游戏一般的半场比赛,而是自己一个人抱着篮球去投篮,有时他甚至能在放学后独自一人打到天黑,这样的习惯也造就了他如今神准的外线投篮。

到了高中,他成为浙江嘉兴一中的校队成员,尽管没有高水平体育特长生,但这支由普通生组成的团队还是多次拿下嘉兴市高中联赛的冠军,李宜效是这支球队的主力后卫、外线头号射手。

在交谈中,他不断地表达出对于高中球队的怀念,他说自己其实并不喜欢大包大揽地去得分,他喜欢的是团队配合。不过很无奈,李宜效所在的中文系恰恰是个常年女多男少的地方,能凑齐一支篮球队已然不易,今年若是能小组出线便已经创造了历史。

凡事都有两面,幸好在这样一个院系,他才能得到无限开火权,才能像库里一样选择一些看似不合理的超远三分,否则也许他永远也只能在学校打打联赛,不会得到壹球的关注,也不会有更多人了解这样美好的校园篮球故事。

意外:上课睡觉却酷爱文学的理科学霸

http://ww3/large/d498a094gw1f8albd8mzrj20ku0fngne.jpg

​在学生时代,也许每个人的班里都有过这样一个同学,他们似乎从不努力,却总能考出漂亮成绩,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业余爱好,却从不会影响学业。在高中同学眼中,李宜效就是这样。

自打在微博上用“复旦库里”的名号夸赞了李宜效,他的很多同学便占领了我的微博评论区,除了“一中观光团”、“膜拜效爷”的调侃之外,也有很多熟悉他的人讲了关于他的故事,其中@琉阁文不名 的评论是篇幅最长的。

在长达四段的评论中,最吸引我的是关于李宜效高中生活那部分:

http://ww3/large/d498a094gw1f8albzcu6oj20ku06g75p.jpg

​作为凭借文化课考上名校复旦、同时又能兼顾篮球的高材生,我本以为他的高中时代应该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了学习上,但令我震惊的是,他却把这时间用在了睡觉和中外名著上。

谈到睡觉的问题,李宜效明显变得有些不好意思,脸上还露出了略显狡黠的笑:“那时候确实睡得比较多,因为老师讲的我都会了。”

高中读理科的他确实热爱文学,不为附庸风雅、强装文艺,他说自己是发自内心地喜欢读书的感觉。为了实现自己的文学梦,他在高考报志愿时毅然决定选择中文系,他说自己最近喜欢日本文学,也读了不少日本的作品,尤其是川端康成和三岛由纪夫。

未来:他想打更高水平的篮球

浙江嘉兴,是一座夹在上海和杭州两座大城市之间的江南小城,也是沪杭交通的必经之路,由于我和高晓松一样坚信“地理决定论”,我觉得李宜效如今谦逊而又渴望新鲜事物的性格正是受到了家乡的影响。

对于很多没能完成类似成就的篮球爱好者而言,拿到全市冠军的成绩足以骄傲一生,不过李宜效却并不满足,在交谈中,他时常为高中时错失更高平台比赛的机会而惋惜:“要不是当时主力中锋受伤,我们也许可以打省赛。”

带着这样的遗憾,他进入了大学。作为普通学生,李宜效对于CUBA或是高水平运动员之类的专业名词并不非常了解,他内心最朴实的想法就是进入校队,像高中那样代表学校打更高水平的比赛。

虽然他所在的复旦大学并不招收篮球特长生、不能参加关注度相对较高的CUBA高水平组,但由普通生参加的CUBA阳光组也是个不错的平台,我承诺把他推荐给校队教练,他说即便我不推荐他也会自荐,谈到篮球,他就是像投“库里式三分”一般自信。

后记:校园篮球,就是你身边的少年

在和李宜效的交谈之后几天,高中联赛“十冠王”清华附中男篮在一次海峡两岸邀请赛中惨败给了台湾泰山高中,这样的冷门也引起了众多媒体、球迷的冷嘲热讽。可是,在此之前又有多少人真正关心过校园篮球呢?

李宜效的故事告诉我们,我们身边从不缺少校园篮球故事,也从不缺少爱篮球的孩子,如果真的关心校园篮球,请从关心身边的少年做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